海口網11月30日消息? 第八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海南舉行。8年來,以泛珠大會為載體,“9+2”合作機制日趨完善,務實推動了泛珠三角區域各省區的合作與發展。放眼下一步的發展,對接東盟和南亞將成為新亮點。
?
“9+2”機制日趨完善
泛珠江三角地區覆蓋了我國1/5的國土面積和1/3的人口。區域內既包含了東、中、西地區和港澳地區,又包含了沿海、沿邊地區和內陸省份;既有經濟發達地區,又有欠發達地區和民族地區,區域內資源、產業互補優勢明顯,是我國第一個東中西部聯動的區域合作組織,也是我國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在不同體制框架下的區域組合。
自2003年首次提出以來,“泛珠三角”構想就受到了區域內各方的歡迎。借助泛珠論壇、高層對話等活動,泛珠各方積極搭建合作框架,整合區域內資源,協調區域發展,努力打造一個統一互補的區域大市場。
首屆泛珠大會建立了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制度,搭建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和泛珠三角經貿合作洽談會兩個重要平臺;第二屆泛珠大會確立了泛珠三角區域首長聯席會議秘書處行政機構,使區域合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1+1”“1+X”高層對話活動等相繼推出,加深了各省區之間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規劃綱要》以及交通、能源、科技、信息化、環保等專項規劃紛紛出臺。
各省區政府層面、部門層面的區域協調動作更是不斷。以海南為例,自2004年以來,海南先后與廣東、福建、貴州、江西分別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與廣西簽署了深化合作會談紀要,明確了省區間深化合作重點內容和共同采取的措施,還與“9+2”25個部門簽署了合作協議,涵蓋了農業、工業、交通、旅游、能源、科教文化、醫療衛生、金融等多個領域。
在海南舉辦的第八屆泛珠大會,首次將大會分為兩階段進行,增加了招商推介和項目對接、名優產品展銷會等內容,更推動了務實合作。據統計,第一階段的11場專題磋商會共簽署合作協議、備忘錄或會談紀要16份,確定合作共識1份,并形成10個方面行業共識。
合作促進發展,差異化合作深化
協調機制的破題,讓泛珠合作不斷深化。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武廣、福廈高鐵等建成通車,桂林至廣州等高速公路陸續建成通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執法合作、通關協作等成果不斷;醫療、衛生、教育、警務等社會事業合作不斷深化,異地就醫結算、教育資源共享等相繼實現;旅游等產業分工合作得到深化,泛珠內地九省(區)省會城市全部開通赴港澳個人自由行等。泛珠合作領域已從2004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中確定的基礎設施、產業與投資、商務與貿易、旅游、農業、科教文化等十大領域拓展到工商、海關、計生、研究機構和媒體等諸多領域。
泛珠三角(9+2)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秘書長唐豪介紹說,第一屆至第七屆泛珠經貿洽談會累計簽約重要項目超過1.7萬個,總金額超過2.6萬億元。2011年,泛珠內地九省區生產總值達15.2萬億元,增幅超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約占全國生產總值的32%。
在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泛珠各方立足差異化,區域內的產業分工合作也日益深化。
產業轉移與合作加快。在海南,截至今年8月,海南設立港資企業6170家,實際利用外資98.1億美元;廣東在瓊工作的各界人士有200多萬人,投資企業超過1200家,累計總投資額1150多億元;“十一五”期間,香港、澳門通過泛珠經貿洽談會,與內地合作各方累計簽約項目1766個,簽約金額近2000億元。
區域內國家區域戰略實施的重點地區發展迅速。2009年國務院審議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將泛珠合作提升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泛珠區域內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配套改革試驗區、海峽西岸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海南國際旅游島、成渝經濟區和云南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等功能區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各經濟區的建設均取得積極進展。
跨省區工業園區和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得到推進。云南與深圳共建的昆明深圳工業園、衡陽和深圳共建的衡陽深圳工業園、湘西與廣州共建的湘西廣州工業園、廣西與廣東共建的廣西憑祥廣東工業園、江西與香港共建的贛州香港工業園順利建成,入園企業不斷增多。探索建立省界產業園區,如廣西與廣東于去年合作建立的桂粵合作特別實驗區,以此探索東西部區域合作及跨省合作園區建設、運營和管理的新模式、新體制,在建立兩省(自治區)直管、東西部優惠政策共享疊加、經濟發展戰略銜接、區域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等方面先試先行。
旅游業、農林牧漁業等合作不斷深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等得到加強。其中在農業上,2004年以來,僅廣東農業企業與泛珠區域省(區)簽訂的農業合作項目就超過1000個。
對接東盟和南亞成新亮點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9+2”內部合作日趨完善的同時,泛珠三角區域的發展更應拓展國際視野,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尋求新的發展平臺。特別是作為擁有獨特地理優勢的地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等,對于泛珠各方而言是一大機遇。唐豪表示,“十二五”時期是泛珠合作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時期。將進一步提升合作品牌,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等。
據了解,目前,泛珠各方已經積極拓展與東盟等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拓展了泛珠合作發展空間。廣西承辦了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全力打造服務泛珠、對接東盟的重要平臺;廣西、云南加快推進建設連接東盟的國際大通道;今年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福建-東盟雙邊貿易仍以較快速度增長。
在本屆泛珠大會第一階段召開的11場專題磋商會中,特別舉行了與東盟國家的國際性區域合作磋商會。會議圍繞大力加強泛珠省區與東盟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互利共贏達成了共識,包括共同開發優勢互補的精品旅游線路;利用泛珠勞動力、市場和技術優勢,開展與東盟地區的出口加工合作;開展林業、農業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及海洋領域的合作;推動雙方人員往來、貨物通關、交通運輸等領域的便利,促進人流、物流、信息和資金的自由流動等。
在記者見面會上,湖南省副省長陳肇雄表示,將進一步利用東盟博覽會等平臺,推進經濟的開放發展。江西省政府副秘書長王水平表示,下一步將加強泛珠交通對接,打通面向北部灣、東盟等的空中通道。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林念修則表示,廣西具有唯一與東盟既有海上相連又有陸上相連的獨特優勢,將以發展臨海產業園區為抓手,推動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從而推動泛珠地區與東盟地區的全面合作。
記者采訪發現,前來參加經貿洽談會的不少企業也對進軍東盟市場表示出高度的關注。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政治宣傳部主管田培表示,企業對于下一步開發和進軍東盟市場十分感興趣。
同時,泛珠各方還應加強與南亞合作。專家表示,泛珠三角區域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東南亞、南亞多國接壤和相鄰,既是南向開放的大門,又是西向開放的出口,因此應繼續實施沿邊開放戰略,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格局。
參會的泛珠各經貿團團長也都表示,將積極打通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陸上、海上貿易通道,加快大口岸和港口建設,不斷提升我國沿邊開放的質量和水平。林念修表示,廣西將聯合泛珠各地,積極打通西南出海的大通道。云南省副省長高樹勛表示,云南將積極開拓面向東南亞、南亞等地的新興市場,建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沿海通道。明年將在云南舉辦的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更將為泛珠地區搭建一個與南亞、東南亞合作的平臺,促進我國向西南方向的開發開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