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陋便橋遇汛期就會被昌化江支流淹沒,2000村民務農需趟水過河隱患重重
簡陋的便橋
在社會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時,遠離城鎮的村莊之間都實現了村道硬化,交通日益便利。但在東方市四更鎮旦場村,情況卻截然不同。
“都說致富前要修路,我們村子不說沒個水泥路,就連出村都困難。一座簡陋的便橋,在汛期時會被河水淹沒,務農或上街都要趟水過河,數百畝的農產品無法運出,全村經濟發展嚴重受限。”憨厚寡言的村民們在盼望有座不被河水淹沒的橋時,心中有著說不完的話。
村民反映:便橋時常被淹沒
“一座建設多年的便橋是我們村與外界相連的唯一通道,每年汛期時橋面均被淹沒,村民只有趟水或坐著牛車過河。”旦場村村委會干部文肖杰向記者反映,在每年汛期到來前,他們村里每家均要到四更鎮購買日用品做好儲備,來應對便橋被水淹后與外界通行不暢的日子。
“當江水漫過便橋,水位還較淺時,我們都是采取人背、牛車拉的方式出去務農,可水深,村民只有呆在家里。村委會每年還要承擔幾萬元維修便橋的費用,卻還是力不從心。”文肖杰告訴記者,他們村靠近昌化江支流入海口,農田灌溉水源較充沛,主要種植尖椒、花生等農產品,由于橋面經常被淹沒,村民務農很不方便,外地承包商也不愿租賃他們的土地做農業種植。因此,該村經濟發展遇到了瓶頸,村民們盼望政府能為他們修一座不被淹沒的橋。
四更鎮政府:建橋方案正等待批復
針對旦場村村民和記者了解的情況,四更鎮政府有關負責人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該負責人表示,旦場村通往外面的橫跨昌化江支流的大橋存在問題,鎮里的領導都十分關注。早在年前他們了解實情后,以書面形式向東方市委市政府匯報,對此,市委市政府還專門開過協調會。此外,該負責人還向省交通運輸廳反映,希望能給旦場村修一座通往外界的橋,鎮政府也在等待批復該方案,村民和鎮政府都希望能早點了卻這個多年的夙愿,為旦場村2000多名百姓提供一個安全出行的環境,為旦場村脫貧致富創造更好的條件。
?
相關鏈接:
颶風致紐約一保險庫被淹 700億美元債券或泡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