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01月02日消息 續建省托老院,開工建設4所城鎮中心養老院,改擴建10所農村敬老院,新增床位2218張,這是2012年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十大事項之一。2013年1月1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截至目前,省托老院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即將招標進行室內裝修,預計2013年底可入住;4所城鎮中心養老院已全部開建,改擴建的10所農村敬老院也即將全部完工。
據省民政廳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與年初計劃的新增2218張床位相比,今年實際增加床位達2231張,已超額完成新增床位的目標。
省托老院主體完工4層樓有電梯
1月1日,記者來到位于海口市南海大道南側永莊村(海南省氣象臺后面)的施工現場看到,老年公寓主體已經全部完工,屋頂和外墻都是紅色的,圍墻還沒有建起,仍用藍色鐵皮圍住。省托老院的院落十分寬敞,兩排傳統風格的房屋和走廊形成一個四合院,整個托老院已初具雛形。
目前,房屋主體建設完工后,有一些保安在看守,還在省托老院的四周都設置了監控設施,以確保相關施工工具和建材的安全。這些老年公寓有4層樓高,都配備了電梯,以方便老人上下樓;走進毛坯房一看,室內很寬,每個房間大約有40平方米。
據省民政廳負責省托老院建設的曾處長介紹,主體完工后,接下來就是室內裝修;預計在下個月將進行室內裝修招標,明年下半年即具備入住條件。由于相應的市政道路和市政官網建設還未跟上,室內裝修好了,還需等相應的配套設施齊全才能入住。1月1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通往省托老院的道路還是泥土路,相應的供排水管道也還未鋪設。
“省托老院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建成后綠化率將達70%以上。”據曾處長介紹,省托老院的老年公寓分為套間、單人間、雙人間和三人間,全部建成后,每個房間均會配備電視、空調、電話、壁柜及單獨小廚房、衛生間。
新增床位2231張滿足更多老人需求
“省托老院建成后,主要接納城市無人照料的老人和低收入、獨居、空巢、失能等養老困難的老年人,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生活照顧、醫療保健及文娛活動等服務。 ”海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托老院計劃總投資8300萬元,規劃用地面積58.2畝,建成后將是省內規模最大、功能齊全的養老服務機構,也是我省第一所省級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集定期托養、生活照料、文化娛樂、保健康復、臨時暫住、休閑度假、精神慰藉及臨終關懷等多項功能為一體,5棟老年公寓共提供618張床位。
隨著省托老院建設的逐步推進,全省各市縣也加大了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投入力度,其中陵水投資9800多萬元興建的集養老、康復、娛樂、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投入使用后,將惠及陵水廣大的五保戶、獨居、空巢老年人等群體。
目前,2012年開工建設的文昌、儋州、樂東、屯昌4所城鎮中心養老院,目前已經全部開建;計劃改擴建的10所農村敬老院,也即將全部完工。海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2012年計劃新增的床位數是2218張,但實際增加床位2231張,讓更多的老人可以入住養老院或敬老院,已超額完成省委省政府下達的任務。”
推廣“居家養老”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上門為孤寡、五保等困難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等,和老人聊天、解悶,給予精神慰藉。”海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新型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正在全省推廣,基本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基本框架。
目前,海口市民政局在進一步規范、穩定發展城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中心城鎮敬老院等公辦養老機構的輻射作用,有計劃、有重點地向中心城鎮推廣,讓鄉鎮、農村老年人也能享受到居家養老服務,并逐步擴大享受政府購買服務老年人的年齡段,增加受惠面。從而實現,海口市城鄉老人同享居家養老服務。
海口“居家養老”服務的模式和經驗正在全省推廣,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71個社區推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其中海口市159個社區、儋州市那大鎮8個社區、文昌市文城鎮4個社區,三亞、澄邁、定安、保亭等市縣正籌備啟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
據悉,截至2012年8月底,全省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252家,其中公辦養老機構226家,民辦養老服務機構26家,養老床位數12917張,其中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6917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6000張。全省平均每千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11.63張。
?
相關鏈接
農民工養老難題:改變碎片化 完善養老制度找出路
海口將實施產業就業計劃 探索城鄉養老保險銜接
廣州工商部門認定“天價養老院”涉嫌違規經營
海口今起辦理本省戶籍超齡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
海口超齡人員快續辦養老保險 非農戶籍男60歲女55歲
專家:海口應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引進社會養老品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