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出版傳媒第一股天舟文化今年重磅推出“文學的白衣天使”畢淑敏、“時代反腐詩人”陸天明、“純文學思考者”張煒三位的作品。畢淑敏67篇小說首次以編年體的編排體例收錄在《畢淑敏經典小說全集》中;《陸天明反腐四部曲》精裝珍藏版包括《蒼天在上》、《大雪無痕》、《省委書記》、《高緯度戰栗》;張煒經典隨筆散文《凝望:47幅圖片的故事》和《心儀:域外作家小記》。其中畢淑敏、張煒借北京書會之機舉辦了一場文化沙龍,暢談他們的文學故事和閱讀的重要性。
畢淑敏說自己已年滿六十,但是依然深刻地記得17歲時在西藏阿里的山上仰望星空,感到自己萬分的渺小,生命是刻不容緩的短暫。去年寫了一本小說和隨筆集,寫下對生命的感悟和反思。談到閱讀,畢淑敏的意思是一定要在非常實用的技術之外,讀一點“沒用的文學”:“請各位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把目光放得更遠一點,而不僅僅是我們的寫字樓,也不僅僅是這座城市,而是放到更大的空間里去。一天兩天是沒效果的,但是一年兩年就會有一點效果,十年二十年以至于整個人生走過去,就會發現文學給予你的滋養是緩慢而持久的。”
張煒這三年主要是坐下來讀書,他覺得閱讀很幸福:“有三個作家在這三年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一個是美國的白壁德,還有一套劉小楓的書,還有張承志的《心靈史》,多次讀后的再次閱讀,仍然很感動。”張煒不否認有些人需要消遣性的閱讀,但他同時希望一個人有時間、精力和更高要求時,可以讀稍微深邃一些的社會讀物和文學讀物。張煒說現在中國人還是比較喜歡扎堆,隨著中國發展,文化素質的提高,獨處的能力會增強,“獨處做什么?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閱讀,閱讀那些深邃的、高雅、詩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