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8日消息(記者 謝大強 黎光)不光海口產的佛手瓜陷滯銷困境,當前,我省線椒、泡椒等也顯“椒急”,價格持續走低,且椒農賣不出產品。與菜農賣菜難相對應的是,我市蔬菜價格相對較貴,市民直呼“菜價太高”。如何破解農產品“買貴賣難”的困境,讓市民與農民都獲得利益?海口有關農業專家表示,縮短流通環節、減少流通成本為目的的產銷對接流通模式,對于緩解矛盾可發揮積極作用。
調查 滯銷的瓜菜到市場身價翻倍
萬寧籍大學生吳國江是“海南農產品價格聯動調研”的發起人。今年1月28日,他在一個海南返鄉大學生QQ群上發現了一條消息:樂東一車3000斤的青瓜,只賣到150元,平均下來,一斤才5分錢。這深深牽動了在深圳的吳國江的心,“怎么回事,我們這邊青瓜可賣到了兩元多!”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否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吳國江說,假如能直接對接市場,除掉運費成本,農民是可以減少損失的。
秀英區東山鎮統歷嶺種植的線椒和泡椒當前收購價為每斤0.7元,菜農同樣陷滯銷困境。但記者昨天走訪坡博市場發現,泡椒的市場售價為2.5元每斤。
種植戶 農民難以掌握種植行情
秀英區永興鎮雷虎村委會佛手瓜種植大戶吳乾福告訴記者,他家今年種植佛手瓜10多畝,現每天可采摘的瓜有2000斤左右。雖然每年的這個時候,因珠三角地區工廠、學校等放假,佛手瓜都會遇上季節性滯銷困境,但沒想到今年這么慘淡。
“我們農民哪能掌握市場行情,哪個產品暢銷,我們就跟著種。”吳乾福說,佛手瓜去年一度賣到每斤1.8元,即使春節前期低迷,但均價都在0.8元左右。市場信息的不暢,是眾多種植戶遇上的難題。吳乾福表示,政府農業部門提前告知種植行情,全局性對農民開展瓜菜種植品種與面積的指導,已成當務之急。
專家 在品種和種植技術上創新
海南中商農產品中心市場副總經理周路表示,前兩年海南瓜菜的高價位,導致一些種植戶盲目跟風,佛手瓜、茄子等滯銷就是跟風的結果,沒有把海南農業放在全國這個大盤、從全國的需求來考慮。
周路表示,海南反季節瓜菜優勢明顯,要充分利用好海南的天然大溫室,在農業品種和種植技術上創新,按大城市的消費需求選擇產品。
海南中商可以發揮物流的中間環節功能,利用集團在各大城市的需求信息,在產銷對接方面發揮自己的獨特作用。在發展物流業的同時進行自己的農業基地建設,打出自己的品牌,為海南種植戶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東西。
嘗試 農超對接 破解滯銷困境
海口佛手瓜、辣椒滯銷,再次引出農超對接話題。記者了解到,從去年以來,我市已推出平價菜超市、特價菜直供市場等多種嘗試。
海口家樂福有關負責人陳玉表示,包括海口在內的專業合作社在家樂福海口3家門店都設有固定的專柜。農超對接是超市專賣今后的一個主打方向,通過農超對接,最高可讓利消費者20%以上,而農民增加收入也在這個比例之上。
市農業局有關專家表示,為了克服傳統批發市場流通模式的弊端,以縮短流通環節、減少流通成本為目的的產銷對接流通新模式最近兩年在海口出現。這種產銷對接能夠縮短路徑,對于緩解農民“賣菜難”和城市居民“買菜貴”的問題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該專家表示,政府可發展農超對接、農批零對接、農批批零對接三種模式,打造產銷組織鏈條。搭建綜合物流調運平臺,提高物流運輸效率。
?
?
相關新聞
海口節前菜價明顯下降肉價仍走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