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談中國奶業:集約化生產才能保證產品質量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6日),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來到中央臺,在一小時的直播節目中,他不僅解析了自己的"兩會"議案,還向我們講述了娃哈哈未來發展的規劃。
從進軍零售業,再到企業的接班人,在娃哈哈的發展上,不同聲音始終不斷。對于這些不同聲音,宗慶后是怎么想的?宗氏企業的未來掌門人又將是誰?
宗慶后: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有質疑聲。人家提的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做任何事情反正自己心中有個底,沒有把握的事情我也不愿意做。
面對有關娃哈哈進軍零售業的質疑聲,宗慶后很是淡然。去年11月29日,也就是就是娃哈哈25周年慶典當天,娃哈哈歐洲精品在杭州開業,這一天也標志著娃哈哈正式進軍商業零售業。宗慶后說,盡管開業顯得有些倉促,但絕對是自己縝密考慮過才決定的。
宗慶后:實際上我們進軍零售業是因為國外一些零售業進入中國以后,把一些不好的運營手段帶到中國來了,長期拖欠供應商的貨款,亂收費,給我們的制造業帶來很大的威脅。我現在想搞零售業實際上是想使它規范運作,為制造業創造一個銷售平臺。
讓外匯重新變成真實的財富也是宗慶后選擇零售業不回避的重要原因。
宗慶后:國家弄了很多的貨幣儲備,出口了以后我們拿實在的錢付出去的,人家給你一個數字,也沒有賣給東西給你。所以我是想把外匯盡快用掉,換自己的財富回來。
而對于宗慶后開拓產業鏈下游的企業發展模式,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經濟學家馬光遠分析認為:娃哈哈的這一步棋,不僅將在中國未來零售業黃金期中收益明顯,而且對限制國外零售業話語權上也會起到一定作用。
馬光遠:我覺得整個市場對零售企業的供應還是不足的,所以我認為無論是精品店也好還是特色的店也好,對于一些大的城市,特別未來發展潛力比較大的、消費能力比較強的一些城市來講的話,我認為沒有過剩,而是目前來講處在結構性的短缺階段。我認為未來中國零售業的發展,不敢說它會永久的黃金下去,但是未來黃金十年,沒有任何問題。
有資料顯示:在未來的10年里,中國民營企業中,80%的企業將接班換代,80%的企業里又有80%的第二代不愿意接班,如果用簡單的數學算法,就是64%的企業出現了接班危機。宗慶后對娃哈哈的接班問題是如何考慮的?
對于中國民營企業的接班人問題,宗慶后直言:自己并不看好"民二代"接班,但也并不擔心企業的未來。
宗慶后:民營企業的二代可能一半以上是不會接班的。因為民營企業家的第一代都是從很低檔的產業進去的,從小打小鬧白手起家弄起來的,二代基本上都是出國留學的,他的視野、想法都不一樣,他是不太會經營上一代低層次產業的班。但是我們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企業本身就是優勝劣汰的,有的下去有的上來。
第二個,我想企業接班的話也可以管理性接班,無非是中國的職業經理人還沒有形成,關于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還沒有形成,我想到后面會慢慢形成的。再加上現在年輕人創業是比較困難。像我們這一代吃過很多苦,到最后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政府的政策允許我們去創業,所以我們當時創業盡管很艱難,但總的來說還是有這個機會。但是現在80后、90后沒吃過什么苦,而且現在創業機會比較少,因為市場競爭就很激烈了,現在要靠白手起家我覺得是比較困難的。
對中國目前奶業的現狀,作為食品飲料行業的領軍人物宗慶后認為,集約化生產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奶業問題的有效方式。
宗慶后:最近國家檢測部門在檢測,國內奶粉合格率也在99%了。我覺得根本要解決什么問題?我覺得還是應該科學養牛、集約化生產、集體牧養,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記者郭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