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溫州本地論壇一則實名舉報帖引發民眾強烈關注,短短幾天時間,點擊率高達3萬多。
發帖者,是蒼南縣靈溪鎮巖頭村的17位村民。
帖子反映:“浙江省蒼南縣出了個房弟,陳慶轉,靈溪鎮巖頭村黨員,獨在蒼南縣就擁有房產53處,總價值高達4715萬元,大部分實為其兄村支書陳慶錐所有……村民多年實名舉報其侵占集體土地,并多次上訪,也得到當地縣委書記的接訪,都無濟于事。”
為了證實帖子所說內容的真實性,村民們上傳了一張清單,列出村支書陳慶錐和陳慶轉兄弟倆所擁有的53處房產的具體地址、產權信息等。
在曝光陳慶錐兄弟倆53處房產信息的同時,村民還上傳了兩張同為一個人的身份證照片,指出這是陳慶錐個人的兩個不同戶籍信息,均位于蒼南縣。
兩張照片儼然同一個人,姓名一樣,唯獨出生年份不同。這不禁讓人想起之前被曝光出來的有4個戶口的“房姐”龔愛愛。
近幾個月來,“房姐”、“房兄”、“房祖宗”……“房氏”家族壯大的同時,也在一步步地撥動著民眾敏感的神經。
這次遭到曝光的溫州“房弟”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這些房產都是通過什么途徑取得?陳慶錐的兩個戶籍是怎么辦出來的?3月23日,帶著一系列疑問,法治周末記者前往蒼南實地調查。
經過3天的采訪,記者發現村民舉報內容基本屬實。3月25日,蒼南縣官方回應,村支書陳慶錐雙戶口情況屬實,警方對此正在展開調查并作進一步處理。同時,蒼南縣紀委已查明村民舉報的其中19處房產情況屬實,剩余房產的情況正在調查中。
雙戶口的村支書
在一處茶室,記者見到了實名舉報者之一的陳剛。陳剛是巖頭村的一位村民,他告訴記者,“房弟”陳慶轉,是村支書陳慶錐的親弟弟,在蒼南縣自來水公司上班,職務是營業部副主任,網帖舉報的內容全部證據確鑿。
根據陳剛提供的一份房產清單,記者數了數,陳慶錐兄弟倆所坐擁的53處房產,其中28處位于巖頭村內,部分有產權證。
另外,陳剛還向記者提供了陳慶錐的兩張戶籍信息復印件。
來自“溫州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的兩份復印件顯示,姓名一欄均為陳慶錐,兩張照片除了衣服領子的差別,顯示為同一人面孔。但是,兩份戶籍信息上的出生年份、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身高均不同。
其中,一張1962年出生的身份證上,顯示文化程度為小學,婚姻狀況是已婚,身高165cm;后一張1968年出生的身份證上,顯示文化程度為初中,婚姻狀況是離婚,身高167cm。
兩張身份證戶籍均登記在案,均為蒼南縣靈溪鎮。
陳剛透露,陳慶錐平常使用的身份證是1962年出生的那張,1968年的那張則很少曝光于人前。但是,陳慶錐有兩個身份證的事情在當地一直廣為人知,是從陳慶錐自己口中說出的。
3月26日,法治周末記者電話聯系上陳慶錐本人,他表示,雙戶口的事情在當地很普遍,“不是我一個人”。關于房子的事情,“他們知道的只是一部分,我還有其他房產,我自己是搞建筑的,我的房子都是合法得來的?!睂τ诰唧w情況,他不愿作過多解釋,讓記者到紀委了解情況。
兄弟倆坐擁53處房產
根據陳剛提供的陳慶錐兄弟倆53處房產清單,法治周末記者發現,其中陳慶轉名下的有28處,陳慶錐名下的有18處,陳慶錐妻子張金花名下的有8處。其中,有一處房產是陳慶轉與張金花共有的。
這些房子,有的是住宅,有的是店面房,有的辦理了產權證,有的則未辦證。
這份清單中,陳慶轉一人獨占了大頭。但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職工,他們一家龐大的房產都是怎么得來的?
3月24日,法治周末記者在蒼南縣靈溪鎮見到一名深知內幕的知情人士,他向記者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證據。證據顯示,陳慶錐兄弟倆房產來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途徑:以住房困難戶名義取得建房指標;建造村綜合大樓后,取得村綜合大樓的住宅;以拆遷戶名義取得建房指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