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8日消息(特派記者 任錦雯 王紹兵 陳敬儒 楊杰)隨著高等教育培養人數的不斷增加,許多人開始質疑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然而這樣的困惑也并不僅僅只存在于中國,伴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全世界的教育都面臨著就業的考驗,究竟教育和就業之間能否建立橋梁?博鰲亞洲論壇此次圓桌討論匯集了來自于五個國家和六個體制的嘉賓,他們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探索———在高等教育中適當融入行業引導
印度Apeejay Stya大學校長Sushma Berlia
教育不能獨立進行,教育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數,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就業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學生開發和發展的狀況。所以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是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
從學校實踐上看,我們雖然沒有把就業導向放入教學大綱中,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各種模塊來調整。在整個項目中,學校有學術的成分,也會有導師提供職業指導。我覺得可以把研究和職業組合到一起,使用行業的信息來提供一些指導。
共識———高等教育要對學生整個職業生涯負責
精英教育學院院長祝敏申
大學有兩個作用,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同時我們自己也是雇主。我們應該問自己,我們培育的畢業生是否是我們需要的?你有研究的技能但是否能勝任我們的工作,比如我需要有團隊合作和法律背景,大學可以從更加廣義的角度培育學生的技能,不是針對某一份工作,而是更多通用的技能。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
南開大學的報告是300多家企業的調研,答案就是無論人來自于職業學院還是大學,他們都是好的員工,但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企業要求他們有更多的能力,要求有能力進行原創,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要有領導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大學需要關注全面發展,需要讓學生有適應不同工作的能力。
出路———培養有專業素養的畢業生
遠東大學校長于海發
學生就業的過程實際是轉型的過程。“怎樣把學習到的成績轉化成技術上的成果,完成知識的轉化。把知識加工成產品或者服務,這是我們企業關心的事兒。”于海發說,“你在上學的時候把知識學到最好就不怕沒工作。”于海發認為目前中國的企業很需要有專業素養的高校畢業生,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當大學生進入企業后,他們帶來的知識體系卻很薄弱。
?
?
相關鏈接:
給小學生講《大學》教育周刊“國學”冬令營結束
易中天批大學教育是害人 稱道德問題因唱高調
國防大學教育長披露解放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模式
質疑大學教育可以,但不能走向反智
住海景套房打高爾夫球 大學教育正被"貴族化
發燒的大學教育成本何時“降溫”
大一研一就業第一 大學教育成了就業訓練營?
雷人“洗腳歌”爆紅網絡 大學教育誰之過?
大學教育是追捧精英還是注重現實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