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重慶老太瞞著家人到蘆山當志愿者(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4-25 12:43

    ???????????? 昨日,56歲的志愿者杜紹華在醫院的帳篷內幫忙。記者 蔣雨龍 攝

      昨天一大早,四川蘆山縣城,在重慶緊急醫學救援隊駐地附近,一名頭發花白的老太戴著口罩,清掃周邊的垃圾。老太叫杜紹華,巴南人,是重慶機械廠的退休職工,今年56歲。在災區,這么大年紀的志愿者很少見。“我沒干撒子大事,就是力所能及的小事。”談及自己當志愿者,杜紹華笑著說,她還是瞞著家人才到了災區。

      蘆山來了位老太志愿者

      昨日上午,打掃完救援隊周邊的衛生后,杜老太來到重慶市慈善總會志愿者總隊應急救援支隊駐地,協助志愿者們整理救災物資。聽說記者要采訪她,杜紹華連連擺手推辭,“我只是想當一名志愿者,做點有價值的事。”

      重慶市慈善總會志愿者總隊副總隊長卓長云介紹,前日下午重慶民間志愿者團隊在蘆山縣城開了一個集中會。“這次前往四川災區的重慶志愿者至少有五六百人。就我們了解,杜阿姨是年齡最大的人。”

      平時,杜老太都在重慶緊急醫學救援隊,幫忙引導病人、照顧病人,協助打掃駐地衛生。

      “杜阿姨給我們幫了不少忙,這么大年紀了還有這份心,還能親赴災區服務,太難得。我們都很受鼓舞。”重慶緊急醫學救援隊醫務人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護士長彭英告訴記者,杜老太的住宿和就餐都隨救援隊一起,平常醫務人員也隨時關注杜老太的去向,如果杜老太要離開駐地,也會給他們打招呼。

      一路奔波 老太“串門”去蘆山

      杜老太告訴記者,雅安地震當天,她第一時間就想到要去災區當志愿者。當天晚上,她向老伴兒佯稱第二天她要到朋友家串門,可能要耍幾天才回來。

      4月21日早上,趁老伴兒出門散步的間隙,她便收拾好行李,打車趕到火車站,搭上了去成都的動車。上車后,她給老伴兒發了條短信說她到朋友家了。下午4點,杜老太到了成都,又坐大巴去了雅安。

      到雅安已經是晚上8點了,杜老太找地方住了一晚,并準備了可供3天使用的水和食物。體格嬌小的杜老太背著鼓鼓的黑色雙肩包,還斜挎了一個貼身挎包,準備向震中蘆山縣進發。由于交通管制,她不得不徒步上路。所幸,走了一段,她搭上了一輛可通行的順風車。

      杜老太告訴記者,她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徒步上路搭車的。如果到不了蘆山,她就打算去雅安人民醫院當志愿者。

      22日上午10點,杜老太到了蘆山縣城,找到了重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駐地,并申請為他們提供志愿服務。在蘆山基本安頓好后,她才打電話給老伴兒、兒子說自己到了蘆山。

      “做志愿者比打牌有意義”

      “當災難來臨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志愿者,這是我多年的心愿。”杜老太說,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就想去當志愿者,當時由于還在上班,所以沒能成行。“我的身體我清楚,目前我完全能勝任這份工作,如果這邊不需要這么多志愿者了,我就退回雅安醫院去照顧病人。”

      退休以后,杜老太的生活就是跳舞、爬山鍛煉身體,然后打打牌,偶爾自助旅行。“到震區這么些天,身體也沒有不適。而且出來當志愿者,比打牌有意義。”杜老太委托記者告訴家人,自己在災區一切都好,不用擔心。說完就忙著去照顧病人了。

      聲音

      兒子:媽媽有擔當 我驕傲也慚愧

      對于杜老太到災區當志愿者,其家里人是什么看法?昨天下午,記者撥通了杜老太兒子劉宇的電話。

      “當接到媽媽的電話,說她到蘆山當志愿者了,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劉宇告訴記者。

      劉宇說在電話里說,他能感受到杜老太的興奮和干勁。“媽媽做的是有價值的事情,我們都理解她的心情。”他說,“媽媽去災區當志愿者了,我們很驕傲。而又想到我們年輕人卻沒有媽媽的熱情和擔當,又很慚愧。”

      劉宇說,這兩天一有時間他就給杜老太打電話。前日上午,杜老太電話一直沒人接聽。“我都打算請假去蘆山找媽媽了。”劉宇說,一家人很擔心老人家的身體和安全,還是希望杜老太能早點回家。

      災區面孔

      “浪子”千里奔赴災區當志愿者贖罪

      昨日在雅安寶興縣,今年50歲的張志文不時地在斷瓦殘垣中搜尋、傾聽,看看是否還有待救傷員,每個動作顯得熟練、專業。

      如果不是交談,你不會想到,他是一名失足“浪子”,年輕時曾因盜竊入獄。“現在的我就是想找些機會做點公益活動,讓自己的內心好受些。”張志文說。

      璧山男子奔波千里抵災區

      張志文家住璧山縣璧城鎮新堰村,在我市區縣的一家建筑工地上班。“雅安地震發生那天,他從我這里預支了1000元工資,請假到災區去當志愿者。”包工頭周先生告訴記者。當晚11時左右,張志文抵達雅安,但發現早已沒有了前往蘆山縣城的汽車。

      第二天凌晨4:30,張志文早早來到雅安汽車站,得知前往蘆山的路段已交通管制,但他仍不泄氣,早上7時,他好不容易找來一輛摩托車,對方答應以80元的價格將他送到蘆山縣城。兩個小時后,張志文來到了蘆山。

      到達蘆山后,張志文顧不得休息,立即與其他志愿者一道參與救援行動。

      冒著余震廢墟搜救被困者

      22日,張志文又乘車來到寶興縣城,在倒塌的房屋四周不斷地俯下身來,對著斷瓦殘垣喊話,有時還對著廢墟側耳傾聽,看下面是否埋得有人,動作顯得很專業。

      “不要到那屋子下面去,那里很危險。”隨著余震傳來,一名搜救隊員關切地朝他喊到,張志文卻堅持搜救。“搜救方面要膽大心細,只要有一絲希望,都不能放棄,同時在搜救過程中,要隨時注意余震,以防止二次災害帶來的傷害。”他說。

      張志文告訴記者,這次不遠千里來災區,就是為了當一名志愿者。這些年來,他總是在找機會參加公益活動,洗新革面、重新做人。

      汶川地震時曾赴映秀救災

      這些年來,張志文一直在做公益活動。

      曾與他一起做過不少公益活動的劉晏回憶,汶川地震發生后,他和張志文一道從都江堰徒步來到漩口,隨即步行幾個小時到達震中映秀。去映秀之前,他們曾帶了一些干糧和水,到達映秀后,看著那些可憐的失去家園的村民,張志文將帶去的食品分發給了他們,自己有時喝幾口水當飯吃。

      2010年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張志文也前去當了一名志愿者,直到搜救工作結束才回到璧山。

      這些年來,張志文曾6次參與當地撲山火行動,多次參與抗旱抗洪等救災行動,2007年被評為璧山縣抗旱救災先進個人。

      企業行動

      華宇集團捐款200萬

      宗申賑災物資今運抵災區

      馳援雅安,我市企業紛紛在行動。23日,華宇集團通過重慶市慈善總會,向雅安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用于緊急救災和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

      “作為一家責任企業,我們應當通過自己的行動,為幫助雅安地震災區盡一份綿薄之力!”華宇集團副總裁胡端表示,華宇集團一直把“飲水思源、回報社會”作為企業文化理念,抗擊自然災害、與災區人民一起共渡難關是華宇應盡之職責。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區人民需要的幫助會更多,而國家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也需要更大的支持。華宇集團將密切關注抗震救災工作的進展,時刻準備著奉獻自己的力量。

      昨日上午,宗申集團向災區捐獻了300臺汽油發電機和100輛摩托車,預計今日運抵蘆山縣。此外,力帆集團也于昨日宣布將向災區援助200萬元的物資。

      記者昨日還了解到,重慶三家企業還向市紅十字會捐贈了價值200多萬元的物資。

      市民愛心

      保姆捐2個月工資賑災

      雅安地震發生后,眾多市民紛紛捐款獻愛心。蔡春蕾就是其中的一員。這名來自農村的普通保姆,捐出了自己2個月的工資。截至昨天17點,市慈善總會已收到到賬捐款為300余萬元。

      昨天上午10點半左右,蔡春蕾從石橋鋪匆匆趕到市慈善總會,掏出了3600元錢交給了市慈善總會會長程貽舉。“這是我2個月的工資,請捐給雅安地震災區。”蔡春蕾說。據了解,蔡春蕾來自四川廣安農村,一家4口人。她目前在石橋鋪金果園做保姆工作,丈夫因有支氣管炎,只能在工地上做些輕巧的活。大兒子已經外出打工,小兒子在念書。蔡春蕾告訴記者,家人都支持她捐款。“這兩個月的工資不算什么,就當耍了兩個月”。

      不僅是蔡春蕾,重慶大學大二學生劉志遠近日也在網上發帖,希望“五一”打份短工,然后將工資捐給災區。她告訴記者,預計有40人左右會參加行動。本土一家著名火鍋館的官方微博在昨日下午回應稱,愿意和同學們一起行動,為雅安加油。(記者王楊)

    [來源:華龍網 ] [作者:馬婷婷] [編輯:劉瀚濤]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