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國企是海南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始終是海南的國資夢。
記者從省國資委獲悉,一季度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已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37.7%;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2.2億元,同比增長18.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08億元,同比增長18.7%。
“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早謀劃、快啟動、抓經營、上項目、促改革、重服務,經濟工作總體上實現了平穩開局。”省國資委黨委書記蔡仁杰說,但是,改變我省國資國企“小散弱”狀況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
開局發展勢頭良好
“盡管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但得益于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深入推進,在去年省屬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大幅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海南國資國企生產經營實現開門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名列全國地方國資國企前茅。”蔡仁杰說。
數據顯示,一季度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實現1062.8億元,同比增長37.7%;所有者權益630億元,同比增長26.9%。盈利企業12家,盈利面為67%,累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的企業有8家,占全部企業的44%,特別是海建集團、路橋公司、產交所3家企業盈利增幅較大;海南高速、水電集團、聯合資產、華盈公司4家企業呈穩步增長態勢。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統計,今年2月份我省監管企業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的增幅,在全國地方國企發展中分別排名第五位、第八位、第二位、第四位。中央駐瓊企業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同比大幅增長
項目是穩增長、促發展的主要抓手和重要支撐,企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須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大項目好項目來支撐和推動。
作為省屬18家重點企業之一,海南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今年承擔著12個省國資委重點項目,其中續建項目11個,新建項目1個。
海南發控董事長兼總裁劉明貴透露,海口經濟學院3兆瓦光電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等5個續建項目計劃年內竣工,今年公司項目計劃投資29.145億元,其中新建西環鐵路工程一季度完成投資632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約6.3億元,公司將全力以赴保證完成今年各重點項目建設。
數據顯示,一季度省屬重點監管企業83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完成投資9.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7億元,增長17.1%;其中,20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81億元,完成本年計劃投資的10.9%,比去年同期增加2.98億元,增長61.7%。
此外,省路橋公司提前完成高速公路東線水毀恢復重建工程任務;各中央駐瓊企業繼續保持強勁的投資勢頭,海南核電一季度完成了11億元的投資額度,移動、海南煉化、華能、中石化、聯通等企業投資同比實現快速增長,基本實現或超過了序時進度。
省國資委主任呂宜勇說,近五年來,全省國資系統發揮地方國有資本的引導、孵化和放大作用,引進一批中央企業、外省國企和著名民營企業等多元戰略投資者,撬動了一批我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優勢產業、新興產業項目,總投資逾千億元。
較之2007年,省屬企業的資產規模、凈資產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繳交稅費分別增長3.3倍、4.5倍、2.3倍、4倍、2.5倍,國資國企已成引領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骨干力量。
“小散弱”格局有待扭轉
盡管我省國資國企已擺脫過去的困境,但國資國企小、散、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省屬國企盈利基礎仍不牢固、發展也不平衡。”蔡仁杰說,一季度重點監管企業中,有6家企業虧損,同比增加3家。虧損的主因在于企業缺乏穩定的盈利點,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多,抵御風險能力弱,容易受市場波動影響。
舉例而言,海寧公司受化纖行業產業鏈過剩影響,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滑,一季度在半停產的情況下,虧損了2000多萬元。海鋼集團受鋼鐵行業大環境的影響,對礦業的投資收益減少了1000多萬元。
盡管前行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總體來看,國際旅游島建設已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強度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一批含金量高的特殊優惠政策相繼落地,政策效應不斷擴大,蓄積的發展能量加速釋放,國資國企發展環境正進一步優化。
呂宜勇說,海南經濟發展仍處于上升期,在當前市場需求趨緊、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生存壓力巨大,新一輪“洗牌”在所難免。省屬企業可利用這個時期,發揮管理、資本等優勢,加大對外重組整合的力度,在省內外獲取更多的資產資源,提升自身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影響力、控制力和帶動力。(本報海口5月1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