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間投資者寧可選擇風險很大的民間借貸、房地產炒作等投機行為,也不愿投資實業,投資國家鼓勵的行業。
因為,他們從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特別扶持、特殊支持、特殊關懷中,無法看到自己的平等地位在哪里,無法看到政府關心民營企業的誠意,甚至看不到上世紀80年代那樣風險與機遇并存的希望。
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就是公平,沒有公平,就很難有真正的市場,沒有真正的市場,企業就不可能在平等的環境中競爭,經濟也就不可能健康有序地發展。
雖然從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開始,就一再強調,要提高民營企業的地位,讓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具有相等的市場地位。然而,迄今為止,國有企業仍然具有民營企業無法相比的特殊地位,有政府這顆大樹撐腰。
且不說壟斷、社會資源配置、政策等,僅政府補貼一項,就足以讓民營企業處于極為不利的競爭地位。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隨著A股上市公司2012年報披露完畢,眾多上市公司獲得名目繁多的政府補貼也浮出水面,其中,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占據了補貼金額的絕對大頭。資料顯示,僅重慶鋼鐵、東方航空、上汽集團等10家國有企業就獲得了高達225.42億元的政府補貼,總量相當于創業板全部300多家民營企業全年盈利的總和。
眾所周知,創業板是專為創新型企業設立的一個融資平臺,特別是成長性較好的民營創新型企業,大多集中到了創業板市場。雖然規模較小,但市場前景看好。如果能夠得到市場和政府的共同支持,極有可能成為大企業的搖籃。
然而,從創業板設立以來的實際情況看,無論是市場還是政府,都沒有能夠為這些企業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幫助。特別是政府,支持的重點基本都放在了國有企業身上,政策是最好的,資金是最多的,資源是最豐富的。好的國有企業能夠獲得政府的支持,差的國有企業也能夠獲得政府的支持,國家鼓勵行業的國有企業能夠獲得政府的支持,國家限制行業的國有企業也能獲得政府的支持。相反,民營企業則不管處于何種狀態,都很難得到政府的支持。就算政府“開恩”,支持的力度也明顯不如國有企業。
在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步伐的關鍵時刻,這樣的格局,顯然損害的不僅僅是市場公平,還有圍繞公平引發的其他方面的不良后果。
眾所周知,在壟斷堅冰還沒有被打破跡象、社會資源還明顯被國有企業占有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已經處于十分不平等的競爭地位。如果政府在動用納稅人資源時,繼續向國有企業傾斜、給國有企業遠高于民營企業的政府補貼,無疑是讓本就嚴重傾斜的市場天平處于更加傾斜的地位,不僅會逼迫民營企業退出市場競爭、退出市場,而且會讓國有企業更加熱衷于低效率、低水平發展,更加喜歡盲目投資、盲目決策、盲目參與市場競爭。
更重要的,面對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嚴重地位不平等,民間投資者投資實業的熱情也會大大減退,積極性大大降低。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雖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但是,民間投資者大多仍在等待觀望。除了宏觀經濟形勢不佳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市場主體的地位不平等。亦即無法通過公平競爭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無法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使企業得到健康發展。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民間投資者寧可選擇風險很大的民間借貸、房地產炒作等投機行為,也不愿投資實業,投資國家鼓勵的行業。因為,他們從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特別扶持、特殊支持、特殊關懷中,無法看到自己的平等地位在哪里,無法看到政府關心民營企業的誠意,甚至看不到上世紀80年代那樣風險與機遇并存的希望。
殊不知,在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居民就業、居民收入增長、稅收等最主要載體的大背景下,如果仍把注意力放在國有企業身上,試圖通過大力扶持國有企業獲得某些方面的平衡,其結果,就會使整個社會的平衡被打破,使社會出現嚴重震蕩。
世界500強固然重要,中國經濟的平衡應當更為重要;國有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當然需要,民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更加緊迫。畢竟,占據中國大壁江山的民營企業,才是中國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關鍵。而且,在改革大潮中,國有企業也將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建立多元化、多層次、多所有制的新型組織架構。只有這樣,國有企業才不會是低效率、低水平的代名詞。如此,為什么不通過公平市場環境的建立,促使國有企業加快改革步伐,而要以政府過度支持的方式,為低效率、低水平提氣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