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5日電 綜合報道,本周正逢端午小長假,旅游、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近期,強生在全球召回產品,中國市場卻總是被排除在外,強生解釋不涉及中國的理由只有一個:“召回產品沒有銷售。”同時,禽流感對洋快餐的沖擊波仍在延續(xù),百勝餐飲集團宣布其5月份中國同店銷售下降約19%。而同樣是跨國企業(yè)的IBM則被傳計劃全球裁員8000人,IBM中國公司相關人士,該人士表示自己并沒有收到相關信息。
6月12日 羊城晚報:強生“召回”遭質疑:中國為何總是被“例外”?
強生在全球召回產品,中國市場卻總是被排除在外,這是為哪般?羊城晚報記者留意到,對于各種原因的召回,強生解釋不涉及中國的理由只有一個:“召回產品沒有銷售。”產地差異,某種程度上也許能作為一種解釋。但值得關注的是,強生在全球51次召回事件中所暴露的,無疑是其整個公司內部管理系統的問題。
據悉,強生于1944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后,便開始加速擴張和分散經營:1959年,其收購了瑞士的茨拉格化工和麥克尼爾實驗室,后者是專門生產兒童泰諾處方藥的廠商;1961年,收購了比利時的楊森藥業(yè);1986年,購買了LifeScan的血糖儀生產線;1994年收購露得清護膚產品。此后,強生還陸續(xù)并購了Cordis及其心臟和動脈支架產品、生物科技公司Centocor和輝瑞藥業(yè)的消費保健品部門(包括旗下的Listerine漱口水、Bengay止痛劑和Visine滴眼液等品牌)。
一方面規(guī)模在擴大,經營也更分散,但強生的盈利能力卻更強。據悉,強生在1990年的運營利潤是17.7%;在2010年卻達26.8%。業(yè)內有分析稱,其正是通過不擇手段地削減成本來增加利潤。而強生出現的一系列生產質量問題,恰恰反映了其削減成本及整合部分業(yè)務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