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吃好又要節約,該補貼食堂還是學生
盡管許多高校的食堂里都貼上了“光盤行動”的標語,反對餐桌浪費,但中國青年報記者近日采訪部分高校食堂了解到,由于飯菜價格偏低、份量不合理等原因,浪費食物的現象改善有限;不少學生認同“光盤”理念,但仍在浪費食物;一些高校食堂倒掉的殘食,甚至一頓就超過1000公斤。
一個與浪費相關的事實是:高校食堂靠補貼生存,飯菜價格偏低。僅以北京市為例,從2012年起北京市財政每年拿出專項經費,與89所高校共同建立平抑基金,加大對高校食堂的專項補貼,按每名學生每學年新增不少于300元補貼的標準,發給食堂。保守估算,僅此一項,北京市高校食堂每學年獲得的補貼總額就超過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光盤行動”貴在踐行,改善當前的高校食堂補貼發放機制,利用價格杠桿減少高校食堂的浪費現象,不失為一種可以嘗試的思路。
今天你“光盤”了嗎
北京大學農園食堂一層每天中午有3000多人就餐,墻上貼著“浪費不以量小而為之,節約不以微小而不為”和“節約光盤從我做起”的宣傳標語。但墻下的行動和墻上的標語并不完全一致。
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馬微(化名)表示,不會因為看到口號就吃光食物,“食堂的飯菜量太大,特別是面食,我吃不完,一般饅頭只吃幾口,米飯和包子也常常剩下。”她不把吃剩的食物打包帶走,是因為“既不方便,又很難找到微波爐加熱”。
北京師范大學的袁夢有同樣的感受:饅頭往往“個頭很大”,一些套餐里主食分量是統一的,對于男生來說可能不夠吃,但是對于大多數女生來說,“一兩不夠吃,二兩吃不完”。她曾經請食堂師傅打半份飯,對方說“不好打”。
記者看到,北京高校食堂的米飯一般2毛5分錢一兩,包子5毛一個,五六元就能吃飽,比校外便宜很多。北大經濟學院的宋葉說,有的女生吃不完也會打二兩米飯,“盡管不是故意去浪費,但也不太在意這一點錢?!?/p>
相比之下,北京大學大興校區的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的同學會謹慎一些,大興校區食堂較貴,普通的一餐飯約花費10元。大興校區的余倩說,點餐時“吃啥點啥,吃多少點多少,不敢亂點,基本也不會浪費,一般都‘光盤’”,而當她回到本部吃飯時,往往多打幾個菜,“本部的價格比較便宜,有時想嘗新就點多了,常常吃不完?!?/p>
價格杠桿帶來的對比在校外更明顯。北大小西門外的暢春園食街是學生用餐的聚集地,其中川豪麻辣香鍋尤受學生歡迎,記者看到,即使不是周末,店內也有不少學生用餐。該店服務員劉桂瓊介紹,客人八成以上是學生,人均消費60元左右,每桌基本上都“光盤”,即使有剩也一般要求打包帶走。
在北京師范大學食堂工作了5年的李庚祥師傅負責運送剩飯剩菜。他說,食堂每年都有倡導節約的活動,也有人統計剩飯剩菜量,但都只持續短暫的一段時間,效果不明顯。“今年的宣傳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顯,剩飯剩菜從8桶減到6桶半?!崩罡閾?,一陣風似的“光盤行動”,會隨著宣傳的結束而消失。
食堂經營者的無奈
對學生們希望豐富菜品、提高質量、靈活定分量的呼聲,食堂的經營者們表示很無奈。事實上,食堂的價格和菜品并不是“想改就改”的,其運營很大程度上是由補貼和文件來決定的。
教育部2002年就明確表示,高校食堂具有公益性。隨后,從中央財政到地方財政,都對高校食堂采取了專項補貼、免征稅費等舉措。2008年以來,物價持續上漲,中央財政曾撥款1.9億元專項資金,對高校食堂進行專項補貼。2011年秋季開學前,教育部又聯合多部委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食堂工作的意見》,指導補貼的發放。
高校食堂在享受補貼的同時,也有約束。2011年4月28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出臺的《北京高校學生食堂成本核算指導標準》規定,高校食堂低檔菜占20%,單價不超過1.5元;中檔菜占50%,單價不超過4元;基本伙食菜品價格最高不得超過6元。每份菜的成品重量也規定得比較具體:無汁無湯的菜為5兩~5.5兩;帶汁的菜為5.5兩~6兩;帶湯的菜為6兩~7兩。標準要求,同一學校各食堂之間要做到菜名、菜量、菜價及配菜統一,并保持較長時期質、價、量穩定。
在這一機制下,食堂的運營模式和市場區別很大。北京大學學一食堂經理李樹林表示,該食堂的菜品種類和價格歸學校餐飲中心統一管理,原材料由餐飲中心生產采購部進行統一采購,物流供應系統根據不同食堂每天的需求送菜。魚、肉、雞蛋等主要副食品基本常年保持一個固定價格。餐飲中心根據市場物價和各個食堂核算上報的成本,將國家和學校統一發放的高校伙食補貼分配給各個食堂,食堂再根據補貼的價格進行定價,并調整菜品和食材。
李樹林告訴記者,“我們也想做一些新鮮的菜給學生吃,但是時鮮菜價格貴、成本高,價格定低了我們賠錢,價格定高了學生不接受,政策也不允許?!?/p>
為啥學校食堂的饅頭總是“傻大個兒”?李樹林說,食堂在主食精細化程度上難以改進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面食手工活兒做得越小越精細,成本越高,人工和工序都要增加,二是要遵循“三不變”標準,在飯菜分量和價格上很難作出調整?!笆程煤茈y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只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p>
北京大學餐飲中心副主任王曉如告訴本報記者,該部門下發給食堂的補貼有20多種,主要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進行補貼。這一補貼往往是“一月一補”或者“半年一補”,但一個補貼周期內的物價仍會有很大變化,“物價漲補貼不一定漲,所以補貼和實際損耗虧空有差距?!?/p>
據王曉如介紹,面對物價上漲和用人成本的提高,食堂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他舉例說,有時一斤豬肉市面上賣15元,但學校按原材料補貼給食堂只有7.3元,一斤生豬肉做熟后只有6兩多,但食堂里一份用豬肉做成的夾葷菜,價格要控制在3元~4元左右,“這和外面餐廳的價格相比,可謂是低得不可思議?!?/p>
在他看來,要將食堂價格控制在這樣一個低水平,“學校食堂的原材料根本不敢進貴的、不敢進好的,還要保證質量和衛生,有時想滿足學生的需求也難以實現?!?/p>
北京師范大學新樂群食堂一樓經理張建說,倡導半份菜“看起來很美”,但如果學生都去買半份菜,相當于食堂的收入大幅減少,所以不會考慮增加半份菜窗口。
能否用經濟杠桿撬動節約
“有意將食堂價格控制在一個過低水平,無疑會帶來浪費現象?!敝袊嗣翊髮W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國家希望通過補貼和減免稅收等政策,應對物價上漲帶來的虧空,保持高校食堂菜價穩定,減輕學生壓力,其初衷是好的。但是,補貼生產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原則,單純補貼到食堂的效率比較低,存在免費搭便車、享受大鍋飯的現象,也容易帶來浪費和低質量飯菜。
鄭風田認為,“對大學生這個對價格調整比較敏感的群體來說,提高價格會改變他們的選擇?!币虼?,應該首先調查“價格杠桿對減少浪費能起多大的作用”,尊重市場規律,根據各高校的不同情況,調整現行政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伙食補貼統一發放到食堂不符合市場規律,學生并不清楚補貼具體落實在何處?!笆程媚弥a貼照樣克扣飯菜,存在低價格低質量的問題;學校食堂價格低,校外的人來蹭飯,補貼沒有落實到學生身上;學校對補貼后的實際狀況也難以進行監督,因而不能促使食堂改進生產經營、改善飯菜質量和分量來減少浪費?!?/p>
“食堂補貼應由暗轉明,補貼到學生個體?!毙鼙姹硎荆瑢W校食堂應按照市場價格機制調整飯菜供應價格,遵循市場規律隨時進行調整,不需要學校和政府長期承擔對食堂的補貼壓力。
他提出,高校食堂市場化運營后,帶來的價格上漲可能會加重貧困學生的生活負擔。因此,必須在食堂漲價的同時,幫助學生減輕生活壓力,尤其是貧困學生的壓力,“這就要求學校和政府直接對學生進行生活補貼,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補貼,建立起助學基金,確保貧困學生不因物價上漲影響生活?!?/p>
在鄭風田看來,單純補貼食堂或者單純補貼學生都不均衡。高校食堂補貼應該兩條腿走路:短期物價上漲補貼食堂,長期物價上漲補貼學生?!笆袌錾喜藘r變動很大,高校食堂跟隨市場價格調整容易引起學生波動。由于財政預算是每年提前批準的,臨時性價格上漲不可能及時補貼給學生。因此,平抑臨時性物價上漲給食堂帶來的虧空,補貼到食堂更有效率。而長期性物價上漲,補給學生更為合理?!?/p>
在高校里,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從小養成了浪費習慣,一些家庭條件差的學生卻有可能因菜價上漲吃不飽。鄭風田認為,按人頭補貼時不能“一刀切”,應提高政策的精準性,根據不同學生的家庭收入狀況,進行不同層次的補貼,“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多補貼,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少補貼,實現補貼分配的總體利益最大化,這就需要社會建立完備的家庭收入呈報聯網機制。”實習生劉偉 記者 白雪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