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鎘大米非毒米”說中的信息隔膜
    “鎘大米非毒米”說中的信息隔膜
    來源: 四川在線 作者: 時間:2013-07-17 11:27

      提起鎘超標大米,人們都避之唯恐不及。在廣東省土壤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一個市———韶關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少夢卻表示:鎘超標大米不是毒大米,吃一兩年沒問題。對于這一說辭,很多人提出了質疑。(7月16日《新快報》)

      該局長真的認為鎘大米無害嗎?恐怕未必。隨著近年來鎘污染屢屢成為公共輿論中的主角,公眾對于“鎘”的常識普及也已完成,作為分管工作的領導,卻仍堅信“鎘大米無害”,只能說是被逼無奈的“職務發言”。

      作為職能部門的負責人,面對質疑首先傾向于卸責,由此也就不難理解,重金屬污染最嚴重之地的成因。常識是,如果在意識上首先認定了某種污染不存在或存在也無毒,后續的治理又何從談起?

      可以佐證“鎘大米無毒”純屬“身不由己”之說的是,在廣東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檢測工作已完成,但對于調查和檢測的數據,相關部門都諱莫如深,即便人大代表當面質詢,檢測部門也只是粗略地說了個大概。如果真篤信鎘大米無毒,又何必對于土壤污染的現狀遮掩三分?

      面對公眾的質疑,類似的“吃了沒事”之說顯然是最失敗的回應,但更是一種治理倫理的潰敗。無毒之說,意味著試圖屏蔽鎘大米的真相;而土壤污染數據遲遲不公開,則是拒絕承認污染現狀。兩種做法背后的治理理念可謂一脈相承:被證實的污染,也可以被說成是無害的;污染數據,可以是不被知道的。

      有人說,在鎘之毒害早已成為常識的當下,相關官員的上述發言,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裝睡”,誠哉斯言!相關職能部門之所以對污染治理缺乏動力,關鍵是其在污染信息的控制上享有絕對的主導權。當污染信息不再能被單方面輕易“定義”,職能部門自然會失去“裝睡”的條件。從這個向度出發,環境治理先得突破環境信息上的壟斷和隔膜。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