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7日消息(見習記者 王媛)慈善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體現,是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精神支柱。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海口市社會福利事業不斷地向前發展,“老有所養,幼有所托,殘有所靠,孤有所撫,醫有所助,學有所望,災有所救,難有所幫”的格局已逐步形成。
我市慈善事業發展向好
為加快我市慈善事業的發展,經市委、市政府批準同意,于2012年11月正式成立海口市慈善總會。
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吳慶菊表示,雖然國民對慈善的認知度無法與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相比,但是近幾年來,經過政府正確引導及媒體大力宣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慈善的重要性,不少慈善活動都由民間自發組織。我市慈善事業也開始呈現好勢頭,吳慶菊說:“海口市慈善總會成立至今,開展過許多助孤、助殘活動,我們發現熱衷慈善事業的市民不斷在增加,每次募捐,都有很多愛心人士積極捐贈款項和物資,并陸續有在校大學生和社會愛心人士聯系我們,希望加入我們的志愿者行列,說明我市市民對慈善事業持肯定態度。”
市民積極奉獻愛心
記者從海口市民政局了解到,對孤寡老人、孤兒、殘障人員以及特困家庭,民政局都設有專項基金會,對他們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持,各區還定點設立相應的福利院、敬老院和孤兒院。值得稱贊的是每次發布慈善捐助信息,都有市民主動聯系,捐款捐物,為困難群眾獻出一己之力。
據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大部分市民對慈善事業持肯定的態度,都表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愿意參與慈善活動,“可以說,我們的社會不缺乏愛心”。
相關鏈接:
海南大學學生開展暑期愛心支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