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萬元匯到了“安全賬戶”
據舒女士回憶:7月29日下午,家中電話突然響起,對方自稱國家電網工作人員,表示舒女士在金山申請的商業用電,存在偷電等違法行為,供電部門要對其強制停電。
舒女士感到莫名其妙,自己從未在金山居住、經營。對方聽罷表示舒女士個人信息被盜用,建議向警方報案,還提供了金山區公安局電話,并請其撥打114核實號碼真偽。
舒女士遂撥打114,發現查詢所得號碼與隨后一位“金山警官”來電所顯號碼完全吻合。“警官”稱,其個人信息已被毒販洗錢團伙利用,有關部門要對舒女士審查。
“警官”稱:如要證明清白,需找檢察院申請做資金公證。“警官”隨后把電話轉接到所謂金山區檢察院,一名“檢察官”要求其將銀行賬戶上所有的資金轉到公證專用賬戶上。“檢察官”特別叮囑:銀行轉賬過程中“千萬不要向任何人泄露”。舒女士取出所有存款共100多萬元,匯到了所謂的安全賬戶上。
電信詐騙緊跟社會民生熱點
眼下,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手法更趨專業和欺騙性,其詐騙所用關鍵詞緊跟社會民生熱點。
首先,冒充電力公司工作人員通過用改號軟件改出的網絡電話直接撥到事主家,然后關切地為其聯系公安,并讓事主撥打114核實號碼真偽,消除其疑慮。
其次,冒充公安民警來電,以受害人涉嫌非法洗黑錢等為由加以恐嚇。騙子有時還有意在轉接電話時模擬警車、警笛、警方電臺尋呼等背景聲,給受害人實施心理壓力。
最后,引誘受害人將資金打入其“安全賬戶”。期間,騙子會將電話打到事主手機上繼續操控,恐嚇事主不能告訴任何人,以確保完成詐騙。
市公安局治安總隊黃奕警官表示,不管電信詐騙分子如何變換花招,終極目的仍是要求被害人將錢轉至所謂的“安全賬戶”。警方提醒,凡通訊工具中涉及到“電話欠費、信用卡透支、涉嫌洗黑錢等案件、法院傳票、安全賬戶”等關鍵詞,均屬詐騙,千萬不要理睬。
同時不要輕易嘗試不熟悉、不了解的金融操作和網絡下載。對于開通網上銀行業務的市民,登錄銀行網站時一定要仔細甄別網站真偽,切勿輕易輸入賬戶和密碼;對于涉及賬號、密碼及動態口令的操作更要謹慎。如有疑問,可聯系家人,或當面詢問銀行工作人員,或直接撥打110報警。
看新型電信詐騙花招幾何
○詐騙所用關鍵詞緊跟時事節令熱點○通過改號軟件冒充公檢法電話號碼○模擬警車警笛等背景聲音渲染場景○最終總是要求將錢打入“安全賬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