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17日發布了“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部署未來8年寬帶發展目標及路徑,意味著“寬帶戰略”從部門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寬帶首次成為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
14日,國務院發布促進信息消費的若干意見。官方預計,到2015年,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3.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而無論是消費者購買手機,還是增值服務提供者開發創新應用,或者信息技術融入各行各業,都依賴于網絡設施的普及與帶寬速率的不斷提升。
此次“寬帶中國”戰略的出臺,可看做是促進信息消費的配套政策,也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政策措施。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大。工信部一位官員曾介紹,基于信息技術的投資和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達到18%。
中國科學院院士鄔賀銓指出,金融危機后,不少發達國家出臺了由國家主導的寬帶戰略。如美國建立了寬帶扶持基金,日本政府對寬帶運營商提供無息貸款,瑞典政府承擔農村寬帶網建設成本的1/2、地方政府承擔11%。
而中國的寬帶設施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卻在拉大,與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更是不相匹配。作為全球經濟體量第二大的國家,2011年中國寬帶發展水平在全球排78位,比5年前還退后一位。“上網慢、上網貴”成為消費者對信息消費的最主要不滿。
2010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啟動“光網城市”行動,分別在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實施“光進銅退”,光纖入樓、入戶成為現實。此后兩年,工信部連續啟動寬帶提速工程。2012年,新增光纖入戶4900萬。2013年計劃新增光纖入戶3500萬,前四個月就完成了目標。
今天發布的“寬帶中國”戰略從中長期的戰略考量制定了寬帶發展目標。到2015年,城市寬帶接入速率達到20M,農村達到4M。到2020年,城市寬帶接入速率達到50M,農村達到12M。方案還對寬帶網絡的覆蓋提出要求,到2015年,行政村通寬帶比率達到95%,2020年達到98%,通過基礎設施的均衡化縮小“信息鴻溝”。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也需要多種技術手段。在城市,主要實施“光纖入戶”,但在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農村、海島等,固定網絡接入、3G/4G無線接入、同軸電纜、微波、衛星等多種方式都有可能被采用。
目前尚無權威數據顯示,“寬帶中國”戰略將會拉動多少投資,但工信部的一項數據顯示,2012年寬帶投資為3700億元。近期,LTE、光通信相關股票的漲勢已經顯示資本市場對寬帶投資的青睞。
根據方案,“寬帶中國”建設資金來源為多管齊下,既有基礎電信企業的投資,也有專項資金、地方政府的投資,更有可能使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得以運行。但專家表示,“寬帶中國”的諸多細節仍有待于相關配套措施的出臺。(完)
?
相關鏈接:
海口市2013年農業產業貸款貼息工作實施方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