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20日消息(記者 李銀)近年來,我省各地大力發展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為主要內容的林下經濟,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加快了我省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省政府辦公廳近日頒發的《關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目標提出,至2016年底,力爭全省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到1000萬畝,產值達到400億元。
林下種植發展空間大
據省林改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林下經濟具有發展模式多、就業容量大、從業門檻低的顯著優勢,是林地承包到戶后農民發展林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省有林農400萬,占海南農民總數的71.4%。全省有林地3100萬畝,是耕地的3倍多,發展空間和增值空間都很大。
“農民從事林下經濟,可縮短林業生產周期,不離鄉也能就業、不砍樹也能致富。農民等于手中得到兩張‘綠色存折’,一張是種樹成材的定期存折,一張是發展林下經濟的活期存折。”這位負責說,林下經濟收獲期較短,最短的幾個月或當年即可收獲。最長的收獲期也僅需2年至5年,而且平均單位產值很高。如林苗每畝6500元、林藥年畝產值1.1萬多元、林菌年畝產值3.2萬元、林馴(龜蛇類)每只達到580元左右。”
林馴項目年產值超百億
“我省的林馴項目年產值可達100億元以上。”這位負責人對記者說,全省可培育商品野生馴養動物500萬只,產值可達49億元。
在以文昌、瓊海、萬寧為代表的東部發展文昌雞,在儋州、東方為代表的西部發展各類土雞,在瓊中、五指山為代表的中部發展野山雞,力爭4年內,林下養雞年出欄1.5億羽以上,年產值120億元以上。利用林下資源馴養繁殖龜、蛇、蛙、果子貍等野生動物,力爭4年內,全省年出欄龜、蛇、果子貍等500萬頭(只)、繁育種苗1500萬頭(只),兩項年產值100億元以上,建成全國最大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種苗供應基地。
培育林業龍頭企業上市
發展林下經濟可以有效解決長期困擾林業發展的“周期長、見效慢”和“大生態、小產業”的瓶頸問題。尤其是發展林下竹藤編織加工項目,可以拉長產業鏈;發展以筍罐頭、軟包裝筍、干筍等系列綠色食品為主的竹筍加工項目;發展油脂采割加工項目等。
記者了解到,我省力爭4年內,采集加工產值14億元以上。至2016年底,在現有826個基礎上,全省建成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達到2000個,建成一批全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示范縣,建成省級以上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示范社600個,形成一批品牌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經濟效益明顯、利益聯結緊密、輻射能力較強、年經營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建成省級以上林下經濟示范基地800個,培育30個林下經濟知名品牌,包括林下種植、養殖、林下產品加工、森林旅游等項目。著力培育3—5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上市,帶動全省林業產業升級和產業集群建設。科學規劃建設連片規模1000畝以上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積極培育一批典型縣、典型組織、典型戶,在技術和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爭取打造成林下經濟十億元縣、億元企業(公司)、百萬元合作社、十萬元農戶等。
鏈接:林下經濟是一種新出現的林業生產方式和經濟現象,它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
?
?
相關鏈接:
海南五指山一度假山莊未辦林業手續 私自毀林達80多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