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最近一期深圳市政府公報獲悉,《深圳市公共廁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出臺并將從9月1日起實施。金融電信營業網點、機關單位對外開放區域等公共場所的公廁應免費向公眾開放。《辦法》對文明使用公廁作出規定,禁止在墻壁、設施上亂涂抹、亂刻畫、亂張貼,隨地吐痰、吸煙、亂扔雜物、便器外便溺。不文明使用公廁的,由區主管部門處100元罰款(8月19日《深圳商報》)。????
隨著城市的發展,外出如廁難的問題已經成了城市的通病。城市對此顯然不能等閑視之。深圳市出臺公共廁所地方法規,規定公共場所公廁免費向公眾開放,對于緩解市民如廁難、彌補城市公共服務不足的矛盾,具有積極意義。
但是其中對不文明如廁行為的約束條款特別是罰款100元也引起了爭議。比如,廁所內吸煙如何執行處罰,會不會成為一紙空文?“便器外便溺”如何界定是故意“尿歪”還是不小心“尿歪”,等等。應該說,這樣的擔心與質疑并非沒有道理。廁所不文明行為如何監督,如何執行處罰措施確實是問題。但是,我們并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否定城市立法規范公廁文明的善意。所謂“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城市規定對不文明如廁行為罰款,并不是為了罰款而罰款,而是為了營造一種文明氛圍,倡導一種文明習慣。
文明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不短的文化積淀過程。政府把不起眼的如廁文明問題上升到法律高度來討論,規定如廁不文明罰款,督促公眾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本身就是一種文明意識使然,這種帶有共性的小題大做值得肯定。
“尿歪”罰款看起來有點滑稽,但是也反映出城市對文明現實的無奈與焦慮。如果相關法規能給公眾心靈上的震撼,公眾逐步養成文明如廁習慣,即便偶然不小心“尿歪”了,恐怕也沒有人真正去罰款。我們對此大可不必上綱上線,一味吐槽。
要我說,“尿歪”罰款有其可愛之處。不談大道理,樹立文明理念,養成文明習慣,就從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起,從如廁文明做起。□胡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