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陸續(xù)開學,大一新生是否該獨立報道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物理隔離”、網(wǎng)上報到、“老鄉(xiāng)學長陪伴”、網(wǎng)上訂購生活用品……據(jù)媒體報道,為了幫助“95后”孩子樹立獨立生活的理念,一些在京高校采取了多種方式“逼迫”新生獨立報到,以此邁開大學獨立生活的第一步。(8月22日人民網(wǎng))
現(xiàn)如今的孩子獨立意識不強,自主能力差,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實,這也并不能怪之于孩子,對于孩子而言,從一生下來,便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而進入了學校,家長給予他們的唯一任務便是學習,除了學習,他們無緣接觸社會,也沒有時間鍛煉自己的能力,每天被繁重的學習壓力所包圍,連自由生活的空間都沒有,我們又怎么指望他們獨立自主?
因而,對于經(jīng)歷過高考獨木橋,順利步入大學生活的學子們,獨立意識的培養(yǎng),自理能力的教育至關重要,唯有此,才能讓這些新生們平穩(wěn)渡過新學期,順利完成高中生與大學生角色的轉(zhuǎn)換與對接。一些高校采取“物理隔離”“網(wǎng)上報到”“老鄉(xiāng)學長陪伴”等多種方式“逼迫”新生獨立報到,可謂煞費苦心,也是理性的大學教育第一課。
事實上,已經(jīng)步入十八歲的大學生們,從心底里講,他們并不贊同家長陪同報道,青春期的叛逆,獨立意識的自主萌發(fā),使他們渴望自由的生活,大學意味著全新的開始,意味著離開家長的約束,他們對此充滿期待與憧憬。然而,家長卻并不這樣想,在家長的眼里,孩子終究是孩子,即使他們考上了大學,甚至于成家立業(yè),依然是孩子,依然需要家長的照顧,對于遠離家鄉(xiāng),在外求學的孩子,家長更愿意履行自己的責任,盡量多為孩子做點事。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家長幫助孩子注冊報到,只是一廂情愿,孩子并不領情。因而,學校采取“逼迫”新生獨立報到的種種方式,實質(zhì)上也是幫助家長消除溺子情節(jié),幫助大學新生擺脫家長的過度包辦,這種形式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作為家長,應當深刻明白,愛孩子就應當對孩子充分的放手,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與空間,給予孩子獨立的機會,大學四年生活,家長不可能每天都陪伴著孩子,與其開學初自己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倒不如讓孩子自己主動進入角色,去承擔即將到來的獨立的生活。
其實,大學逼迫新生獨立報到,雖是針對大學生家長,實際也是在給我們的中小學生家長善意的提個醒,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能僅僅只關注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其綜合能力,而獨立生活的意識與素養(yǎng)尤為重要,因為,這關系到孩子的一生,關系到孩子的未來,如若過早的放手,讓孩子過一種獨立的生活,也不至于在已經(jīng)成年的孩子步入大學之時因獨立不獨立報到而糾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