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網9月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近日,中紀委強調要堅決剎住中秋國慶公款送月餅送節禮等不正之風,消息發出后,月餅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震動:“天價”月餅難覓蹤影,五星級酒店“放下身段”打造平民月餅,各類禮券商也遭遇“最冷”中秋節。
禁令擠破月餅“泡沫”
“往年這個時候都已經賣了四五十萬元的貨,可是今年才只有幾萬塊錢。”在四川成都經營月餅專賣網店的李女士對記者說,“這次受到的影響很大,500元以上的月餅基本無人問津,往年那種政府大批采購的也都沒有了。”
除了網店生意冷清,實體店也是如此。記者在杭州的物美、世紀聯華等大型連鎖型超市里看到,月餅與往年一樣提前上架,包裝都以紙盒為主,價格也在百元左右,600多元的禮盒只是“躲”在角落里,營業員告訴記者,這類月餅至今一盒也沒賣出去。相較于豪華月餅禮盒的遇冷,“平民”包裝開始走俏。
畸形消費鏈條斷裂
往年八月末,月餅券早已預訂一空,而今年月餅券市場卻遇冷,面臨滯銷。“我手頭上還有兩百多張券沒有出路,睡都睡不好,快急瘋了!”杭州大酒店月餅券分銷商潘素鳳說。 近年來,由于禮券消費盛行,相關行業催生了一條“灰色利益鏈”———生產商A將100元的月餅券用60元賣給黃牛B,B再用80元賣給消費者C;不同的C之間贈送月餅券。大多數收到月餅券的C,其實根本不想吃,這時A再用40元從C那里收回月餅券。最后,各方都皆大歡喜,月餅商A根本不用生產月餅賺了10元,黃牛B賺20元,而送禮收禮的C,也得到了實惠。
業內人員分析,該類利益鏈,只要其中一環出了問題,其他環節就很難維持,今年,由于三公消費的限制,政府等機關單位沒有了月餅券的需求,黃牛就找不到大量月餅券進行倒賣,最終生產商也無法進行回購,利益鏈斷掉了。
期盼公款送禮一禁到底
“在中秋、國慶兩節即將來臨時對公款送月餅禮品提出禁令是及時到位的。中國講究人情往來,但在中央倡導節儉的理念下,豪華昂貴的公款消費會越來越少。”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建華說。
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政府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增科說,“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達到懲治效果,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違規行為查處的概率,二是查處的嚴厲程度。”何增科認為,目前公款消費屢禁難止關鍵在于預算機制存有漏洞,一些地方預算過于籠統,很多不希望公眾了解的項目被人為模糊化為“其他項目”,難以細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