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哥德斯密特大會上史蒂文·本納教授揭示了鉬元素的氧化物如何在行星化學演化史上存在,它與生命的起源存在聯系,該會議由歐洲地球化學協會和地球化學學會組織舉辦。史蒂文·本納教授認為鉬氧化物礦產是一種催化劑,有助于有機分子演化成第一個“生命結構”,只有當其被高度氧化時,可進一步作用于早期的有機分子,使后者完成最重要的一次“飛躍”,形成有生命的結構。在三十多億年前的火星上可存在這樣的物質,地球上的環境無法滿足鉬氧化物礦物額存在,因為地球上氧氣很少,無法將其氧化,但是火星可以,那時候的火星具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比如液態水。好奇號的調查已經發現遠古火星是個濕潤環境,科學家認為這些證據可指向太陽系生命的起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