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莫讓教師節變成“送禮節”
    莫讓教師節變成“送禮節”
    來源: 海外網 作者: 時間:2013-09-10 15:05

      自1985年設立起至今,教師節已近“而立之年”,如今卻面臨被改期的命運。這起因于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就《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計劃將“每年九月十日為教師節”修訂為“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征求意見稿一經公布,引發熱議無數。

      其實,在這一征求意見稿中,刪除了關于設立高等學校“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的內容,明確民辦學校將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并按照其法人屬性享受相應優惠政策,同時指出國家實行學前教育制度……這些新規都值得關注。相比之下,為何一個節日日期的更改似乎更觸動大眾的神經?

      在某網站詞條下,教師節被描述為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但近年來,教師節一到,“為老師送禮”便成熱門話題,這一節日也因此“被連累”,有批評直陳教師節已流于形式,甚至有網友將教師節調侃為“送禮節”。據報道,近年來的教師節,在送老師的禮物中,購物卡因其體積小和方便非常走俏。

      在“教師節改至9月28日”的消息見諸媒體后,支持者和反對者均有。細細搜檢這些“聲音”,不難看出,熱烈爭論的背后是對教師職業和教育事業的關切。

      其實,世上萬事萬物并非一成不變,日期的更改也當屬同理。有教師認為,有些學校9月10日才剛開學,老師根本無暇過節,所以改期更妥;也有公眾表示9月28日是孔子誕辰日,改期可使教師節這一重要節日增添文化歷史內涵。而反對者中,有聲音認為教師節在哪一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度過。諸如此類的建議,都各有理據,而且殊途同歸,都是為了教師節更近其本意。

      但是,如果僅僅寄望于改期就能進一步實踐尊師重教,并扼殺送禮之風,怕是只見標而不見本,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

      尊師重教,需要學生和家長都能發自內心;反之,老師引領學生也需如此,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無論哪一方出了問題,都會使這個過程變得步履維艱,甚至會偏離原初的目標。當教師的職業尊嚴被稱作“高風險”時,當家長和孩子在用送禮來表達對老師的“敬意”時,教師的職責變了味道,教育的面目也變得模糊。如是者,真正的尊師重教從何而來?學生們又如何從而受業?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確實,作為對學生有言傳身教之責的人,教師不僅要教授知識,學高身正,堪為示范,還需要引領風氣,啟蒙思想。同時,要正視和解決當今學生在認知、求知上的新特征、新問題,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成為有社會責任的人。

      就各地各級政府而言,也要切實關心教師,采取多種措施解決他們的工作、生活等實際問題;學生和家長則要“手下留情”,不要做“教師節”變“送禮節”的推波助瀾者。

      第29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一路行來,如何過節已發生變化,送給教師的禮物也不斷更新,但如果變得忘了當初的本意,這“變”就成了教育的不幸。只有在變中堅持“本位”,老師、學生、家長各在其分,不管教師節是哪一天,也都是學生、家長、社會尊師重教的節日,三尺講臺自然值得尊敬和仰望。

      (趙曉霞,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