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0日消息(見習記者 王媛攝影報道)今天是第二十九個教師節,記者走訪海口市街頭發現,從8號開始,陸續有許多學生及家長到花市買花,準備給老師們一個“驚喜”。
花市生意旺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而不少學生及家長選擇在教師節這天,給自己或是孩子的老師送些小禮物,以報師恩。
記者在海口各大花市上了解到,從8號起,就開始有學生過來訂花,主要以小學及中學的學生為主,也有不少學生是家長陪著來到花市選花。南大橋下某花店老板接受海口網記者采訪時說:“前兩天就開始包裝教師節的花束了,預訂的人也多,主要是康乃馨和百合”。
記者在花市走訪,看見一位家長正在讓店員包裝一束康乃馨,詢問之下,該家長表示是替女兒來買的花,“我女兒今年上初三,每年教師節我都會讓女兒買花或是自制一些小賀卡給老師,我自己也會給老師打電話、發短信表示感謝,他們教書育人很辛苦。”
?? 老師意外收到禮物 興奮一上午
今天是教師節也恰逢工作日,學校的教學活動照常進行。一大早,海師附中一位教初一的吳老師收到了學生們的祝福。“今天是我第一個教師節,早上一到教室,就收到學生送的兩束花,我好感動,完全沒想到。雖然今天上了四節課很累,但學生這種感恩的行為讓我興奮了一上午,覺得他們一下子都長大了!”
市民呼吁樸素過節
與學生送花報師恩相比,正在為中秋忙碌奔走的送禮者當中,有多少人的初衷是單純的?許多市民表示,目前的社會背景下,有些人送禮是自愿,有些人卻是無奈之舉。鐘先生說:“雖然有時逢年過節我也會給領導送禮,但是很多時候都是非常被動的,因為現在過節送禮已經成了一種風氣,大家都送,你不送心里就會覺得不舒服,但是我個人是非常排斥這種行為的。”
同時,鐘先生還表示,希望每個節日回歸本質,過的簡單樸素些。比如中秋節,是該與親人團聚的節日,大家有時間應該回家陪家人,而不是到處送禮,祝福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打電話發短信,不一定要用物質來表達對節日的祝賀。
?
相關鏈接:
如何打破教師節送禮潛規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