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中秋賞月險”涉嫌賭博
    “中秋賞月險”涉嫌賭博
    來源: 正義網 作者: 時間:2013-09-12 10:27

      李青武

      日前,安聯財險和淘寶保險合作推出一款別出心裁的保險產品——“中秋賞月險”。該險分成兩檔:一檔投保價20元,若被保險人在賞月城市(上海、廣州或深圳)由于天氣原因看不到月亮,可獲保險理賠50元;第二檔投保價99元,賞月城市41個,可獲賠數額188元。這個賞月險是以人身意外險的附加險形式出現的,該險種的實質是有效期為一天的人身意外傷害險。其主險責任為被保險人在中秋節當天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導致身故、殘疾或燒燙傷,最高賠付10萬元;附加險責任為中秋節當天,被保險人指定的賞月城市的天氣情況是陰或雨,導致被保險人不便賞月,則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支付賞月不便津貼。

      “中秋賞月險”的主險是人身意外傷害險,僅僅限于“中秋節當天”一天,違反了人身險約定保險期間不應過短的基本原理,侵犯了保險消費者權益。這里對此不作贅述,主要談談附加險存在的違法問題。

      根據保險法規定,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獲得保險賠償的前提條件有三:被保險人于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被保險人遭受損失,保險事故明確、保險事故的發生與損失存在因果關系。但這些條件在“中秋賞月險”中均不具備。

      首先是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賞月人)對于保險標的是否有保險利益,可依據物權法與債權法的效力內容進行判斷。依據《外層空間條約》與《月球協定》,賞月人無權依據物權法對月亮主張所有權或他物權,也無權依據合同法等債權法主張債權權益,既然賞月人對月亮(含月光)具有某種利益的主張于法無據,這表明賞月人對月亮沒有保險利益,即使賞月人在合同約定的天氣特征內沒見到月亮,也無法證明其沒見到月亮有什么財產損失。可見,保險公司以保險的名義向被保險人支付“保險金(津貼)”屬于違法行為。

      保險法關于保險利益的規定屬于強制性規定,保險公司不得變更。因為保險利益存在的價值有二:其一是預防道德風險發生,防止危害被保險人安全,其二是預防賭博。本案中,保險公司明知在任何情形下被保險人都不可能對月亮享有保險利益,但仍假借保險名義吸收公眾付費,至于將來是賠是賺,只看中秋天氣預報了,這種心理與動機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賭徒心態,而且其操作模式也是賭博的范式。

      其次是被保險人沒有遭受財產損失。財產保險只賠償財產損失,精神損失不予以承保(我國交強險是另類),鑒于賞月人對于月亮沒有保險利益,就無法證明其沒見到月亮就遭受了經濟損失。

      再次,“中秋賞月險”判斷保險事故是否發生的標準違法。該險種約定的保險事故是:“如果是陰或雨,被保險人就可獲得‘賞月不便津貼’,但‘陰轉多云、陰轉晴、雨轉多云、雨轉晴’四種天氣狀況保險公司免責。”該險還稱,保險公司判斷賞月人是否沒有看到月亮,是“依據中國天氣網的9月19日中秋節當晚18點發布的20點至次日凌晨2點的天氣信息,若發布的天氣信息為陰天或雨天,才認定為未能看到月亮才能獲賠”。這意味著,如果天氣預報不準,預報天氣晴朗,但賞月人沒有看到月亮,保險公司仍然不賠。依據保險法與保險原理,保險事故的發生是指被保險人遭受客觀的保險事故(“沒有看見月亮”),而不是根據“天氣預報”來作形式判斷,而該險的相關約定及判斷依據顯然違反了保險法。

      總之,作為附加險的“中秋賞月險”是公然的賭博行為,屬于典型的披著保險外衣進行賭博和炒作的違法行為。如果保險公司真的樂善好施,可以慷慨捐贈賞月人,但別“賞玩”保險。

      (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