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下架月餅去向不能全憑商家的良心
    下架月餅去向不能全憑商家的良心
    來源: 新京報 作者: 時間:2013-09-22 08:51

      過了中秋日,那些剩下來的月餅,流向何方一直是大家想弄清楚的。業內人士稱,對此目前并無有效監管,下架月餅最終去向全憑商家的良心。(9月20日《重慶商報》)

      下架月餅的去向,需要有一本明白賬。這“賬”顯然需要監督部門去做。其實,在銷毀月餅方面,也已有相關的規定。回收后的月餅無論是否處于保質期,均不能再進入生產、銷售領域。回收產品后的處理流程,廠家須做詳細記錄,包括回收原因,回收數目,以及回收后的處理方式等,“如果進行了銷毀,還需登記見證人姓名。”可規定是一回事,能否執行卻是另外一回事,而這樣的規定,如果全憑商家的良心,是不可靠的,因為商家的良心也是很容易出問題的。有時,在利益面前,商家的良心根本就禁不起誘惑。

      月餅下架,需要監督“緊盯”。要主動出擊,而不是坐視不管,更不能憑商家自行操作。月餅去向這本“賬”如何做?這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一方面,在月餅下架之后,監督就對廠家的月餅去向進行緊盯。看看剩余多少,又是如何處理的。其處理方式需要及時向公眾“匯報”,讓公眾清清楚楚。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