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首富宗慶后遇襲上了各大網站頭條,由于一開始原因未公布,媒體只能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猜測。有媒體提到,宗慶后女兒宗馥莉表示,讓其倍感頭疼的是要花費太多精力跟政府打交道,甚至直言有可能考慮把企業搬出(國)去。
媒體引述這番話不知何意。而實際上,這是宗馥莉在今年8月底接受一家網站財經頻道采訪時說的。這位80后女企業家一向心直口快,這些言論當時就引起輿論嘩然。有人評論說這簡直是“坑爹”,而且坑的是親爹。言下之意,哪怕心里很煩政府部門,也不能說出來。而像考慮把企業轉移出去這種話,更是犯了大忌。
悶聲發財、只做不說,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大傳統,也是一種潛規則,至今仍被許多人奉為“金科玉律”。在國外接受過教育的宗馥莉無意中挑戰了這個社會潛規則,無怪乎一語激起千層浪。
近日,浙江還出了一件事情:一名母親通過微博向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抱怨,在國稅局上班的兒子又因為“應酬”喝醉了。蔡奇隨后回復:“告訴我你兒子在國稅哪個單位?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省委高官親自回復網友詢問,這名母親應該感到高興才對。事實卻相反,這名母親隨后不僅刪微博、改名,還稱網友誤解她的意思。個中原因,或許就像網友評論,這是“老媽坑兒子”。按照一般人的思維邏輯,該國稅局一旦被上級問責,她兒子恐怕在單位也混不下去了。
可問題是,宗馥莉講的那番話有錯嗎?作為一種個人意見表達,這根本沒錯。從社會現實來看,的確也是這么一回事。政府過度干預企業活動,恰是當前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大弊病。那名母親抱怨有錯嗎?也沒錯。公務員陪領導應酬喝酒,乃至于喝出人命的并不罕見??梢姡瑹o論宗馥莉或那名母親都是說了真話,用不著后悔害怕,更不該被人指責。
說真話卻被看作“坑爹”、“坑子”,可見這個社會虛偽、鄉愿的風氣何其盛行。當然,這或許不能證明人們就一定認同這些潛規則,而是更加表明了說真話的不易?;谡握_考慮,或者為趨利避害,人們要么選擇沉默,要么言行不一。這樣一來,講真話就成了社會稀缺品。你看有些官員平時在臺上講的都是空話套話、陳腔濫調,別說他自己不信,臺下人也不當一回事。所謂“不出事都是孔繁森,出了事都是王寶森”,指的就是這種現象。
不講真話、潛規則盛行造成的后果,還在于導致了明規則的懸置。簡單講,這就是制度層面上的“說一套、做一套”。例如,中國的法律條文不少,體系相對完備,但有些法規從落地起就成了一紙空文,難以執行。其中一方面原因在于,許多人根本不拿法律當回事。另一方面,尤為惡劣的是,有的執法部門或執法人員對法律缺乏敬畏之心,或選擇性執法,或利用法律工具作為打壓手段。打個比方,這個人可能是這方面有問題,相關部門卻拿他別的問題“治罪”。這樣一來,“治罪”的目的是達到了,法律尊嚴卻也受到了極大損害。
宗馥莉講的一句話讓人極為欣賞,她說:“我覺得政府需要面對我們這一代,我們這一代永遠不可能像我老爸那一代一樣?!边@是一個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80后企業家的個人宣言,或許也是新生代在對著這個仍然深受傳統積弊影響的社會喊話。卻不知,這個社會的管理者準備與之對話沒有?
總之,這里要向宗馥莉和那名母親表達一下敬意。她們的話無論對錯,至少是講了真話,也是在反抗這個社會的文化劣根性。如果大家都能像她們那樣,敢于表達真實意見,敢于對潛規則說不,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