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將信息傳播效率推到了歷史的高峰,但這種低門檻的便捷性讓個人信息安全受到大大威脅。希望手機實名制能為信息自由劃定有效的邊界,為個人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我是房東,最近在外忙,房租打我愛人賬戶,農×××× ×××× ×××× ×××× 3518?×芳,辦好回個信息就可以了。”朋友小吳在北京租房住,她當時已經寫好回復的短信:“好的,今天下班就打,已經說好了。”要發送時才反應過來:房東的妻子不叫×芳。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差點上當啊!”
“什么年代了,這類短信都司空見慣了,你怎么還會一時糊涂呢?”我有點想不通。
小吳有點委屈:“下午本來要去打錢,本來就沒存房東手機號,而且本來就是房東老婆一直跟我聯系……”正是諸多歪打正著的巧合,使得這種詐騙短信在群發之后,總會撞上幾個上鉤的。
再看看自己的手機收件箱,也好不到哪兒去,經常被垃圾短信侵擾,尤其是中秋節前后,各種房地產浮夸的廣告、莫名其妙的醫院“問候”、購物網站的推銷特別多,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假發票、“中獎”和“轉賬”短信。難道騷擾、詐騙信息真就無法無天了嗎?難道我要新換個手機號才能落得清靜?
去營業廳一問,我樂了:從9月1日起,手機新號入網或者老卡辦理新業務都必須先登記實名信息,否則新買的卡就不能激活使用,老卡也不能辦理新業務。今后騷擾、詐騙短信應該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了,再發生電信詐騙案件,犯罪分子也更容易被抓獲。犯罪的成本大大增加了,犯罪行為自然會減少。
不得不承認,我們當下的生活離不開手機了。手機已經成為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們將工作、社交、購物、娛樂等都搬到手機上來了,但技術的新發展也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和規范,以促進技術更好地發展。比如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來手機支付需求的快速增長,手機實名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機支付的風險,讓金融、移動支付能夠更加健康地發展。
如今,智能手機已經將信息傳播效率推到了歷史的高峰,但這種低門檻的便捷性也讓個人的信息安全大受威脅,隨意、惡意暴露他人隱私司空見慣。正因為如此,更希望手機實名制能為信息自由劃定一個有效的邊界,為個人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