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打砸學校的學生本該另有選擇
    打砸學校的學生本該另有選擇
    來源: 紅網 作者:馬長軍 時間:2013-09-24 15:45

      近日,河南商丘市柘城縣第二高級中學發生了一起學生打砸事件,學校及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已分別受到處理。記者采訪了解到,打砸的起因是學生與食堂工作人員的爭執,而打砸背后折射出的是學生及家長對封閉化壟斷環境中食宿服務價高、質低的久來怨憤。(9月20日《錢江晚報》)

      這是一起極其令人震驚的事件,但在我看來,其實并不意外。

      可以肯定地說,學生們如此憤怒地采取極端手段打砸學校各處設施是不對的,應該已經涉嫌違法。即便學校有關方面有錯在先,只要學校沒有對學生實施暴力手段,學生們就沒有理由采取打砸學校設施的暴力行為表達不滿和抗議。

      現在問題已經發生了,我們必須面對。從信息含量不太豐富的新聞報道中,我們很難知道,在事件發生之前,學生們是否嘗試過其它合情合理合法的途徑維護自身權益表達自己的愿望?或者說,當學生們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時候,他們是否想到通過合情合理合法的渠道爭取維護自身權益?簡單說吧,學生們知道找誰說理嗎?我之所以提出這些疑問,是因為我一直很清楚,目前我們的大多數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教育仍然以考試為綱,偶爾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也多屬禁令警告之類,實質上有嚇唬學生的嫌疑,很少向學生們普及維權常識。我很早以前就想起過這些問題,我常常疑心,很多學校也許不只是怕耽誤學生學習而不肯向學生普法,而是害怕學生們知道的多了懂得多了,學生們的權利意識增強,學校多年來一直實行的強制性管理可能就不那么有效了,習以為常損害學生權益的做法就不得不收斂,學校也就沒有多少利益好撈取了。

      不過,這一打砸學校設施事件其實已經表明,學校強制性的管理往往蠻不講理而惹得學生們老大不高興,積怨愈深而如同隨時可能爆發的火藥桶。損害學生權益的管理者從一開始就已經坐在了火藥桶上,這種危險卻因管理者的傲慢而被忽視。某些學校不僅經常對學生亂收費,還限制學生食宿選擇,甚至要求學生只能在校內商店購買高價日用品,對學生們畫地為牢。柘城二中的做法絕非孤例,而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早該引起重視了。

      對于學校的惡劣做法,學生和家長都很反感,誰愿意默認學校的苛刻做法?近些年很多學生就經常上網發帖揭露學校的種種違規作為,很多人也不斷向有關部門反映,這些年處理教育亂收費屢屢成為教育部的重點工作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證。難道偏偏柘城縣第二高級中學的學生和家長沒有想到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過相關問題?再說了,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各項管理措施,按照規定都需要經過當地主管部門的審查。如果學校一如既往強制推行損害學生權益的管理制度,那就說明,當地相關主管部門對學校的所作所為要么已經默許,要么裝聾作啞,完全放棄了維護學生權益的職責,是失職的,甚至是瀆職了。如果沒有上級默許,包括各種亂收費在內,學校敢自作主張嗎?

      就事論事,如果學生或者家長去主管部門那里反映問題,而且能夠得到比較滿意的答復,事情有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的可能,學生們會突然怒火滿腔在校園制造暴力事件嗎?

      進一步說,學校推出種種涉及學生利益的措施,是否聽取了學生和家長的意見?是否和學生以及家長進行溝通、協商?難道不需要嗎?這本來就應該形成制度,但事實上我們的眾多學校就缺乏這樣的制度。相反的是,我們的學校很多時候處于強勢地位,根本就不容學生和家長提出商量,尤其打學生身上的主意做學生們生意的時候,一向相當霸道地采用壟斷手段。我想誰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現在很多學校就是小范圍的壟斷公司,整天都在做學生們的生意,這無異于把學生們當人質一樣要挾訛詐家長花冤枉錢,而且不允許學生和家長質疑。如此蠻不講理的學校管理,學生和家長早已是怨聲載道。

      有關方面不妨做一項調查,問問現在還有多少學生對所謂的“母校”有感情?很多學生離開學校再不回去看一眼,對老師也不再尊敬。學校不再是凈土圣地,一個不能維護學生權益的學校,憑什么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留戀?幾年前曾經有“灰色童謠”唱著要“炸學校”,這就是警告,卻被忽略。前不久江西臨川又發生弒師案,如此沉痛的教訓,會不會又是一陣風似的過去,而不能警醒各地學校以及主管部門采取積極行動把尊重學生落到實處?

      需要有人為柘城二中事件承擔責任,希望不只是幾個惹事的少年,學校以及主管部門更需要有人付出代價,只有這樣才可能讓各地學校以及主管部門明白,再不能把學校當商店,更不能隨意侵害學生權益了。但愿不會不了了之,也不會弄出個“有人背后操縱”轉嫁責任轉移公眾的視線。

      文/馬長軍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