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出版的《中國企業報》發表了一篇報道《地下錢莊內幕起底》。從報道所披露的內容來看,地下錢莊活躍的地區,幾乎每一處都是我國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即使是像神木、鄂爾多斯這樣的內陸地區,這幾年也因為煤炭經濟的拉動而一度成為民間資本的聚集地。而地下錢莊泛濫所帶來的一個結果是這些地區高利貸橫行,甚至金融詐騙案也時有發生。
非法吸存、非法放貸,是地下錢莊基本的生存方式。但是,地下錢莊之所以能夠“野蠻生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對金融市場的有關規定限制過多。比如按照規定,獲得融資擔保牌照的民間擔保公司必須和銀行合作,向銀行打入保證金獲得銀行認證后,才可以通過銀行將保證金放大5倍,給相關方進行擔保。這種規定讓銀行可以坐收保證金之利,卻加重了這種小額擔保公司的負擔,因此小額擔保公司干脆轉入地下,操作反而更方便。
二是地下錢莊服務周到、信譽良好。福建福清市龍田鎮一個已經被警方搗毀的地下錢莊,有很多招徠客戶的生意經,只要幾個電話,從國外匯入的外幣,一天時間就可以到達客戶手中,其兌換牌價基本都比銀行還高。這自然對一些投資者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這個地下錢莊每天的現金流通量,高峰時以千萬計,遠遠超過國內許多銀行的地方分行。
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凡是地下錢莊活躍的地區,當地的合法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大銀行的金融服務往往十分薄弱,地下錢莊正是鉆了這個空子。而當這種地下錢莊發展到一定規模、一定水平以后,反過來又能對合法的金融機構形成擠壓作用,甚至有一些國企、銀行倒過來參與到地下錢莊的套利交易中。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基本建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但是這種以國有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更多地傾向于為大企業,尤其是國有的大企業提供信貸服務,對基層以民營為主體的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很不夠。
繁瑣的業務規定把民營中小微企業排除在信貸范圍之外,而鐵板一塊的儲蓄利率規定又滿足不了基層百姓的要求,當地下錢莊開出較高的利率時,很容易把基層百姓的資金吸引過去,同時中小微企業在得不到國有銀行的信貸后,又不得不向地下錢莊尋求支持。一旦其中發生資金鏈斷裂或者金融詐騙,就很容易釀成社會事件。
因此,要消滅地下錢莊現象,加強法治力度當然不可缺少,但更重要的是,有關方面必須從地下錢莊的活躍看到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充分的現實。一方面,利率的市場化改革應該抓緊推進,在已經取消貸款利率管制以后,存款利率管制的取消也應盡早提上日程,讓合法金融機構有條件與地下錢莊展開競爭。
在目前對民間金融采取支持、鼓勵政策的環境下,有關方面應該積極引導地下錢莊走到地面上來。從目前地下錢莊的活躍態勢來看,我國民間資金融有很強大的力量,在資金面上總體緊張的情況下,這些資金在體外循環,甚至成為影響當地社會經濟穩定的一個負面因素,是十分可惜的。因此,有關方面在加強對混雜在地下錢莊中的金融詐騙活動的打擊力度之外,更應當積極發現其中具有積極作用的部分,讓其成為發展民間金融的正面力量。
(周俊生,海外網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