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濤離開溫州已經整整兩年。江濤永遠記得2011年9月30日這一天。在這一天,他成為溫州商人跑路潮中的一員。
江濤將采訪地點選在了溫州市區的景山公園,環路而上,這里是溫州最高峰,可以俯瞰整個溫州。民間傳言這里風水好,曾經很多民間借貸的生意都在此完成。如今,山上喝茶休閑的人居多,聊聊風月,無關生意,更無關金融。從山頂一眼能看到溫州市的地標建筑,樓高68層、333.33米的溫州世貿中心大廈,這座空寂的大樓一直未投入使用,坊間傳言,責任人也早已跑路。
江濤讓車一路開到山頂,他不想被熟人看見。他很后悔跑路,“我現在的身份是半黑暗的,我不敢告訴人家我在哪。”他表哥也欠債過億,但堅持在溫州沒有走,債主為防止他表哥“跑路”,10個債主每天電話從早上打到凌晨,苦不堪言。“煩惱很多,但至少有一個光明的身份”。
常年在外,江濤對“溫州人”這三個字感受頗深。多年前,只要對方問他是哪兒人?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是溫州人!”對方往往會稱贊地說:“你們溫州人真厲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江濤羞于提起自己是“溫州人”。在不少人眼中,溫州人炒這炒那,投機且不講信用,是人見人怕的“瘟州人”。
2013年8月底,一場秋雨剛剛洗刷過這個城市,空氣漸涼。江濤裹緊衣服:“溫州和溫州商人的冬天還遠沒有過去。”在他跑路兩年后,溫州的商人們又以飛快的速度開始了“跑路第二季”。
因房而跑
短短兩年間的放貸和炒房,讓溫州過去幾十年積累的財富再度倍增。但是,即使在春風得意的2010年,江濤也有些擔心:“我們也遲早要跌在高利貸和房子這兩個東西上面。”
他不幸言中。和江濤兩年前因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跑路不同,兩年后,2013年9月,溫州的跑路風潮是因房而跑,因被牽連而跑。
2013年8月底,溫州當地媒體整版整版的房產處置廣告密集刊出,溫州大量斷供房公開拍賣。如果不是公開拍賣,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知道溫州樓市的斷供現象。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13年7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69個城市房價同比上漲,唯有溫州的房價在下降。至此,溫州房價已經連續23個月下降,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研究員陳鴻告訴記者,2012年溫州樓市泡沫被擠掉35%至40%,2013年上半年又擠掉10%左右。溫州一些新建商品房比最高峰時房價下跌了30%~40%,個別豪宅價格甚至攔腰一刀。
以江濤的兩套房子為例,他買的香緹半島的樓盤之前被炒到5萬元/平方米,如今價格已下降至2.8萬元/平方米左右,鹿城廣場的那套房子更是曾超過10萬/平方米,但如今市場價跌至4萬/平方米。
也就是說,即使現在賣掉房子都不夠還銀行貸款。不少像江濤這樣的房主選擇把房子扔給銀行,不再償還銀行貸款,棄房跑路,“讓銀行當幾年房東”。而像江濤這樣已經“跑路”的人更加心灰意冷,這些房產曾是他們想東山再起的希望。
江濤在溫州房產最高峰時,向銀行借了1.5億元,向民間借貸5000萬元。現在房產縮水,市值只有6000萬。江濤已經完全敗退,陷入“不停找蓋子”的惡性循環。他的炒房團兩位成員,情況與他類似。唯一的不同是,兩年前,兩位成員前思后想無法解脫,半夜里夫妻二人光身子跳樓自殺。
溫州市法院的一位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一事實。溫州司法委托拍賣的房屋數量明顯增多,從2011年到2013年,該院查封的房屋至少有3000套,目前還只是小部分在進行拍賣。“銀行害怕把房子一起拿出來賣,會把房價打下去,所以現在還捂著。”據統計,2011年溫州全市法院委托拍賣545件,2012年為986件,2013年僅上半年就有622件。“其中80%為個人房產,這還不包括企業破產涉及的房產。”法院人士預測,接下來,來自國有和司法渠道的“拍賣房”將規模入市。
“溫州炒房團應該是全軍覆沒了。”江濤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好企業被牽連
目前溫州當地金融界普遍持有的觀點是:兩年前的危機已開始向金融機構蔓延。
正基于此,溫州當地已成立多家民營資本管理公司,其中三家已開始向金融機構收購不良資產。如瑞安華峰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已收購工商銀行溫州分行2.7億元不良資產;華夏銀行溫州分行已與蒼南潤豐民間資本管理公司達成了1億元不良資產轉讓協議;海螺民間資本管理公司亦與工商銀行溫州分行達成了1億元的不良資產收購協議。
6月19日,浙江省首個設立金融審判庭的基層法院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發布的金融商事審判“白皮書”,也印證了上述觀點。“白皮書”顯示,2012年5月~2013年4月,一年來鹿城法院共計受理各類金融案件6218件,標的額高達172.78億元。這說明,溫州金融案件涉案標的額不僅越來越巨大,而且案件數量持續高位運行,風險正從民間借貸向正規的金融借款蔓延。
與高利貸相關的擔保行業,也幾乎無一幸免。溫州擔保行業協會10個副會長中有6個在跑路風潮后被捕,皆因涉嫌高利貸與非法集資。2013年7月,溫州最大的擔保公司中投擔保破產的消息廣泛流傳,公司董事長郭炳超是在任的溫州擔保協會會長。如今,原本有幾百家企業的擔保協會,至2012年只剩下40家會員企業。
風險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更健康的企業傳導。“在2013年下半年,更多的溫州好企業,將在聯保互保的陰影下繼續倒下。”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國家為了刺激經濟,銀行放出海量貸款。當時,銀行考慮的是市場占有份額,于是鼓勵企業借貸。但一些企業憑自身資質缺乏抵押物很難從銀行貸款,銀行信貸經理便將另外兩家資質好的企業聚集到一起,苦心婆心地勸三家企業用聯保的方式從銀行貸款。這樣,不僅資質較差的企業能夠獲得貸款,資質較好的企業也能降低貸款成本,看似三全其美。但是,好企業和壞企業也由此被捆在一起。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