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9月29日正式掛牌,同時公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網吧、博彩業等190小類經濟行業被列為外資禁入或有限制要求的領域。對未列入清單的外商投資一般項目,將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把項目的核準制改為備案制,把原來合同章程的審批改為備案管理。(相關報道見07版)
“負面清單”是國際通行的外商投資管理辦法,其直接作用是列出不開放的行業和受限制的商業活動的清單,明確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資的領域和行業的范圍,清單之外的領域和行業對外商充分開放。此次上海自貿試驗區公布的負面清單,共涉及18個門類、190條管理措施,約占試驗區內1069個小經濟行業分類的17.8%。從國際經驗看,這一比例比較適中,體現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誠意和力度。
國務院批準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是國家為啟動新一輪改革開放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創新“試驗田”,上海自貿區承擔著在較短時間突破現行體制困局,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以示范效應帶動、服務全國的重任,其探索和創造的經驗,可望對其他地方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自貿區首推的“負面清單”特別管理措施,就應當是這樣的改革經驗。
在一個日漸開放的市場,禁止和限制企業投資的行業和領域應當越來越少,允許企業自由投資的行業和領域應當越來越多,以“排除法”明確企業投資的禁區和限制區,比以“列舉法”劃定企業可以投資的范圍,不但在技術上更為便捷,在道義上也更有優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最大的亮點,就是以“排除法”明確了企業投資行為的禁區和限制區,在禁區和限制區之外行業和領域,企業享有充分的投資自由。這不但減少、弱化了對企業投資行為的管制,也簡化了對企業投資行為的管理手續,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對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自身改革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政府必須加快自身改革,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才能適應并服務于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行政精簡化的要求,而這正是上海自貿區被賦予的四項改革重任。
由上海自貿區說開去,推而廣之,以“排除法”明確企業、社會和公民權利的禁區和限制區,意味著需要以“列舉法”規范、限定政府權力的行使范圍。對企業、社會和公民權利而言,“法無禁止即自由”,禁區、限制區之外即是自由區,禁區和限制區越來越小,意味著企業、社會和公民權利的行使范圍越來越大。與此相對應的是,政府權力是“法無授權即禁止”,凡法律未列舉政府可以行使權力的地方,都是禁止和限制政府權力行使的范圍。隨著縮減行政審批事項、轉變政府職能、向社會和市場下放權力的政府改革不斷深入,政府行使權力的范圍勢將有所縮小,邊界將日漸清晰,意味著政府行使權力的禁區、限制區將越來越大。
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將成為重要議題之一。中國改革要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就要為企業、社會和公民權利開列更具體的“負面清單”,同時為政府權力列舉更規范的“正面清單”,使企業、社會、公民權利和政府權力各行其道,各敬其事,共奏深化改革開放的和諧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