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12日消息(記者 黎光)10月11日召開的省會經濟圈2013年度論壇上,文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春梅是唯一代表市縣區的女發言人。
“自2012年度省會經濟圈論壇首次召開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要指示,搶抓構建省會經濟圈的重大機遇,主動融入省會經濟圈,樹立與海口同城規劃發展的理念,高標準高起點規劃文昌、建設文昌、管理文昌,實現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功能、產業項目布局同省會城市的有效對接與互補。”劉春梅說。
確實,文昌市一年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省委、省政府、省直各部門、各兄弟市縣的關心和支持下,文昌“兩橋一路”中的清瀾大橋、清瀾大橋西連接線、濱海旅游公路龍樓至昌灑段相繼建成通車,清瀾大橋東連接線將于月底竣工通車,濱海旅游公路昌灑至鋪前段前期工作已經完成,鋪前大橋的前期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推進;海文高速公路的改造升級工程正在加緊建設;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這些重大基礎設施的順利實施,都從根本上使文昌真正融入省會經濟圈,借助省會城市的優勢更好地發揮好航天效應。
為進一步加快省會經濟圈建設和發展,劉春梅建議:一要加強規劃對接,促進區域合作。省會經濟圈規劃必須要編成一個疊加大于8的規劃,應遵循“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快研究制定區域合作發展戰略規劃,特別是要重點抓好產業布局、區域交通、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生態保護、城鄉統籌等領域的專項規劃編制,并做好規劃間的對接,構建瓊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新秩序。
二要加強產業對接,深化互惠合作。各市縣要立足資源特色,發揮比較優勢,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加強產業對接,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三要加強市場對接,搞活流通市場。要支持農業生產龍頭企業加快瓊北布局,加大農超對接力度,共建瓊北“菜籃子”工程;要整合農業服務,健全農產品、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和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跨區域合作;要依托中心城市海口,推廣特色農業品牌,搞活農產品流通市場;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差異化開發新型旅游產品。
四要加強基礎設施對接,實現共建共享。各市縣要加快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著力推進海、陸、空等對外交通大通道建設,完善區域內部路網結構,發展城際公共交通,加快構建區域一小時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真正實現瓊北市縣同城生活。“文昌將在省交通廳、海口市、瓊海市的支持和幫助下,全力以赴推進鋪前大橋、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海文高速公路改造升級和‘兩橋一路’等項目建設,推進瓊北交通體系的互聯互通。”
作為明年省會經濟圈論壇的主辦方,劉春梅向大家發出邀請———“2014,文昌歡迎您。”
?
相關鏈接:
黃金周迎首個“小高潮” 交通流量上升安全形勢平穩·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