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保護與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三亞召開,會議邀請了國內外34名專家、學者將圍繞黎錦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展開交流與討論。
海南省副省長王路出席會議并致辭,他說,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是黎族文化遺產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他認為,國內外先進的織錦保護理念和實踐經驗,對解決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保護與傳承問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簡稱黎錦技藝),是黎族婦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纖維制作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所使用的傳統手工技藝。該項目自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在文化部、財政部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海南各界認真履行各項保護措施,加強了對該項目的保護,使該項目傳承人從申報時的不足1000人增加到10000多人,有效改善了其瀕危狀況。
據了解,2013年是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兌現申報承諾的最后一年,按照黎錦技藝保護實施計劃和工作進度,為加強黎錦技藝研究學術交流,推動黎錦技藝更加廣泛深入地傳承、傳播和發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特舉辦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保護與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
來自蘇州大學的研究員錢小萍教授表示,黎錦是少數民族織錦中的一個大類,有著悠久的歷史,海南黎錦獨特的組織結構、巧妙的織造和刺繡技藝,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黎錦的內涵,它相當于黎族人的文字,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狀態和審美趣味,所以傳承和弘揚黎錦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意義巨大。
?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國興中學將“黎錦織造”列入學生課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