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17日消息(記者 光明)“今冬明春瓜菜我省有季節優勢、產業優勢和品牌優勢,但同時也受到‘兩廣’北運瓜菜及內地大棚瓜菜影響。”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1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省必須合理安排種植期,保持均衡上市,避開內地大棚瓜菜和“兩廣”瓜菜上市高峰期。同時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量和質量。
適銷產品 豆椒茄菜瓜類銷售較好
海南瓜菜在內地比較適銷的產品主要為豆類、椒類、茄類、菜用瓜類、果用瓜類等五大類。各銷地市場對不同瓜菜種類以及品種的消費習慣存在較大差異,各產區在選擇品種時要依據銷地市場需求選擇適銷對路的品種。
分析認為,我省應突出主導品種。發展市場好、效益高的主導品種,提高產量和質量,如三亞的長豆角、紫長茄、小黃瓜、甜瓜等。優化傳統品種,適當增加豆類、部分菜用瓜類種植面積,適當減少椒類種植面積。要根據市場需求選擇品種,擴大適銷對路品種的面積。根據市場需求適度種植嫩生姜、芋頭、蘑菇、黃秋葵、蘆筍等特色菜及甜玉米、花生等小宗作物,促進品種多樣化。
三大利好 具備季節產業品牌優勢
海南冬春季平均氣溫23.7℃,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18.5℃,光照充足,有利于冬春季瓜菜生產,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早”的季節優勢。
同時,海南依托優越的冬春光溫條件,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建成國家冬季瓜菜基地,形成了區域化、規模化的冬季瓜菜生產格局。
海南冬季瓜菜還具有品牌優勢。近年來我省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積極引進和推廣優良瓜菜品種,創立了一批知名品牌瓜菜,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
制約因素 兩廣及內地大棚菜沖擊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預測今冬明春海南低溫陰雨天氣較長,“冷冬”的可能性較大,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北方大棚蔬菜生產及“兩廣”地區秋冬種瓜菜的生產。我省瓜菜主產區應密切關注氣候走勢,合理安排種植品種和植期。
我省今冬明春瓜菜產銷還受兩大因素制約。一是“兩廣”北運瓜菜影響。廣東省粵西地區是北運瓜菜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椒類品種大部分與我省雷同,收獲時間較長,上市較早,具有運輸距離短的優勢;廣西自治區的南寧、欽州、防城、合浦、北海等地以及桂北部分地區,北運瓜菜種植面積超過250萬畝,批量上市時間在2-3月份。冬瓜約有10萬畝,上市時間在4-6月份,都將對海南北運相同品種產生沖擊。
此外,“暖冬”氣候將延長內陸秋冬瓜菜的收獲季節,內地大棚瓜菜主要以茄果類為主,也會給海南北運瓜菜帶來一定的沖擊。
專家支招 調整布局避開高峰入市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認為,我省今冬明春瓜菜產銷,首先要穩定面積,調整布局。
提高復種指數,力爭全省二茬瓜菜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積極發展常年蔬菜,特別是海口、三亞、儋州、文昌等重點城市,以滿足城鄉居民“菜籃子”需求。
積極發展高山蔬菜。五指山、瓊中、保亭等山區市縣應利用海拔較高、氣候溫涼等條件,發展高山蔬菜,力爭冬春季種植面積達3萬畝。
避開內地大棚瓜菜。各市縣要瞄準內地大棚蔬菜收獲尾期,合理安排種植時間,積極推廣集約化育苗技術,及時移栽。樂東、東方、三亞、陵水等地甜瓜宜于9月初開始播種,文昌的小紅尖椒、朝天椒生育期較長,可在8月下旬開始播種。對于一些收獲期較晚的品種如紫長茄等也應早播種,爭取最佳上市時間。
避開“兩廣”瓜菜上市高峰期,應調查了解“兩廣”的氣候特點和種植情況,合理安排種植時間,盡量避開“兩廣”瓜菜上市高峰期,做到分期分批上市,防止相互擠壓,造成價格下滑。保持均衡上市,市縣之間錯開上市高峰期,保持全省均衡上市。南部地區一般在9月-10月分批播種,北部地區晚稻收割較遲,播種時間可在10-11月。
?
?
?
相關鏈接
數百瓜菜車滯停秀英 海南廣東海峽辦互相指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