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別讓實習生成“學生工”
    別讓實習生成“學生工”
    來源: 京華時報 作者: 時間:2013-10-18 10:44

      如果沒有一點利益輸送,又怎么撬得動一所學校違背基本的實習教學理念和規范,去強制學生穿著實習的外衣變相地進行勞動力供應?

      強制近5000名學生到富士康實習,這一熱聞引來廣泛關注。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學校組織實習本會受學生歡迎。但是,一旦與強制掛鉤,味道就變了。這個西安工大北方信息工程學院,為何要出此昏招?

      一邊是勞動強度大、被強制加班,實習與所學專業無關,但實習卻價值6個學分,一邊則是不實習,就不予發放學位證。如此令人不爽的強制背后,如果沒有利益牽扯,如果以為真的是為了人才培養,那確實有點扯。

      這所大學的一位大二男生講述了自己在富士康“實習”的63天。感覺自己就像個“僵尸”、累得連工資都寧可不要的切身體會,具體印證了富士康的工作特殊性,更表明強制學生去實習沒那么簡單。

      理由也許很直觀,富士康需要這樣充足的勞動力。在勞動力需求量大、工作強度高等情勢下,充足的勞動力對這家工廠來說意味著什么,道理無需多講。因此,在支付學生報酬的同時,如果沒有一點利益輸送,又怎么撬得動一所學校違背基本的實習教學理念和規范,去強制學生穿著實習的外衣變相地進行勞動力供應?

      陜西教育廳回應這一被實習事件稱,校方管理有問題,正在調查校方和富士康是否存在利益關系。具體是一個什么樣的利益關系,是一條什么樣的利益鏈,有待調查結果揭曉。不過,這所大學的副校長,也就是北方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張君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學校沒有收過一分錢代理費,但富士康給予學校平均每年10萬元以上的獎學金和獎教金等,“開運動會一般也有贊助”。

      這的確是一種利益輸送,看起來也是為了學校公共利益,而與私人、個人腰包無關。從一般經驗看,私心私欲的作祟,往往才會導致一些事情背離常理,變得執拗和強制。看看背后還有沒有個人利益的勾連牽扯,從根子上切斷利益鏈,才能防止此類事情的發生。

      學校的使命,是教書,更是育人。尊重、平等,是教育理念最基本的價值。把實習搞成強制,真是斯文掃地,有辱校格。這種說一套做一套、嘴上大道理心里小九九的現象,其實并非此一學校獨然。一邊倡導好的價值觀念,一邊干著不好的利益勾當,見利而忘義,因利益的驅使就輕易放棄自己的價值堅守,這種行為在一些人、一些單位、一些機構那里大有風行之勢,這才是更值得我們警惕和反思的。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