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業技術上對馬拉松運動的不甚了解,所以完全不明白,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項目怎么會在北京因“尿”成名,更不理解,如果“一年一尿”“尿紅墻”竟成北馬傳統,那么此傳統究竟要讓我們收獲怎樣的信息———是體育運動精神的“更快更強”,還是紀念將勝利信息傳回故土雅典卻跑丟了性命的勇敢士兵菲迪皮茨,或者只需展示我們非同以往的幽默……轉換很多角度,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來心悅誠服而非大驚小怪地讀懂這泡“尿”的意義。??
人們能夠最先想到的,多數是組委會準備不足導致運動員擔心排隊如廁浪費時間。這的確是個問題,但卻不該成為大問題,因為中國人排隊與不排隊皆有口皆碑,前者因為人多,不論時間地點,擁堵已成常態,改善尚需時間;后者因為習慣不好,不分國內國外,習慣早成自然,改正也需時間。以報名就達3萬的巨大參賽人數來看,要求主辦方配備無須排隊且能隨時隨地滿足的如廁條件,確實是一時半會無法解決的難題。可是,不能因為此問題的未解,就把隨地尿尿當成理所應當。這是國人必備的常識,否則,生活難免亂套。
可后來反復查看,才發現這事似乎無法用常識來判斷。“尿紅墻”,不是因為尿急,而是一種特屬于北馬的傳統。這下才理解,為什么一大群人還沒跑幾步就這么尿急?可此處又出現信息缺失,因為傳統往往應有意義,即使只是為了一種宣泄快樂。可憋了一年就為將天天都有的生理活動付諸紅墻之上,那瞬間真的會有不同尋常的快樂?更何況,男選手快樂了,女選手怎么辦?旁觀者怎么想?過往游客怎么體會?清潔工怎么收拾?市容管理者怎么善后?那堵墻怎么面對今后的相同遭遇?多數人的不快樂和不理解,必然會使這樣所謂傳統受到置疑,經受不了考驗。
無關常識,更不能帶給多數人快樂的北馬“尿紅墻”,不該成為北馬這樣一項重要賽事的傳統。其無厘頭如此,以至于網絡上熱鬧非凡,卻各說各話,很難達成共識。也許,過幾天人們就忘了這事,它肯定成不了大問題。但它卻足以讓北馬曾經想要傳達的體育精神和健身意義,被這樣的“毫無意義”所淹沒,這才是那個得不償失的可怕結局。
但偏偏,我們常常被這種“毫無意義”的問題所牽制。一個人抬頭望天,一群人便都舉目四望。這是一個典型的從眾現象,但這樣的從眾,卻恰恰是讓我們喪失獨立判斷和個人意志的腐蝕劑。一人尿紅墻,一群人跟上去,最后中外選手皆一樣,一年一度都如此,即使它無論如此都不是一個值得效仿的行為。
一起去考公務員,一起去讀研,一起去補習,一起放棄理想,一起拜金迷失,太多類似的從眾,擠占了我們的時間,浪費了我們的思想,錯過了生命中更重要的價值。所以,馬拉松或許“尿”不出大問題,但“尿”后面的精神迷途,卻不能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