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養老制度改革能否真正“開門決策”?
    養老制度改革能否真正“開門決策”?
    來源: 紅網 作者:張魁興 時間:2013-10-24 09:41

      多部委與多套養老方案設計者們為期兩天的閉門會議在養老制度上達成了多項共識。其中,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養老金實行并軌已基本沒有懸念。“此次會議僅界于部門和專家之間的討論階段,后面還有部門和部門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各個層面的討論和研究。”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表示,目前,多方在頂層設計的規劃、養老制度的安排以及如何實現上述制度這三大問題上達成了方向上的共識,但所涉及的具體養老方案以及相關政策何時出臺均無定論。(10月20日《珠江晚報》)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不知道別人是什么感受,反正給我的感覺是“閉門造車”。養老改革幾乎是涉及全國人民的大事,且因公平問題備受爭議,然而目前有關養老改革的事宜還要“捂著蓋著”,還在“閉門造車”,似乎深怕繳費者知道內情,難道養老改革還有不可告人的“內幕”?知名時評人舒圣祥說的話令人感慨:一群自己不繳一分錢養老金的人,嚷嚷著要交養老金的人延遲領取養老金,這顯然是不公平的;由自己不繳養老金的人管那么多人的養老金,同樣讓人難以放心。更讓人難以放心的是,養老保險的繳費者、養老改革的實踐者、養老改革最有發言權的人,竟被排斥在養老改革的門外面!這樣的改革恐怕有“假改”的嫌疑吧。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了7.88億人。養老改革是好是壞,現在的繳費者和已經退休領取養老金的人,最深有體會。如果真想好好改革養老保險制度,在設計改革方案時,在爭取意見時,都不能少了繳費者和領取養老金的人。然而,如今養老保險的繳費者和領取養老金的人都成了養老改革的看客,設計改革方案時神神秘秘的,爭取意見時關起門來,試想這樣的改革能接地氣嗎?能合理嗎?能是為了老百姓嗎?人保部相關人士表示,養老改革在制度設計上會更加傾向于選擇能夠平穩過渡的方案。試問,現在這種“瞞著”繳費者的養老改革有平穩過渡的意思嗎?

      養老改革面臨的問題還非常嚴峻。如今的養老改革不只是養老金并軌問題,和補養老資金缺口的延遲退休或延長養老保險繳費的問題,還有提高退休養老金和職工是否與干部一樣退休的法律問題。目前的養老保險體系有人說是多層次的,除了基本養老保險,還有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即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但在我看來,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對于絕大多數職工來說,是指望不上的,比如企業年金你有嗎?據稱,享有企業年金的人數僅占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的2.3%,而企業年金總規模也不足基本養老保險結余資金的兩成。企業年金已經成了養老保險體系的“花瓶”,和大型國有企業正式職工的“福利”。而基本養老保險由于繳費基數低退休領取的金額小又難以養老。

      這是養老改革應該解決的問題,但現實是這些問題似乎沒有納入改革議事日程。另外,據稱養老金實行并軌改革已經沒有懸念。但我以為,事實要比我們想象的難,比如企業男干部職工60周歲、女職工50周歲、女干部55周歲退休,只有因病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才可以提前退休,而機關事業單位則不同,《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和年滿55周歲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即可提前退休。嚴格地說,關于退休規定,《公務員法》是違反《憲法》等勞動法規的。這是養老并軌改革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一邊要延遲職工退休或繳費年限,一邊又讓干部執行《公務員法》的退休規定,那這樣的養老改革注定是不得人心的,也是無法進行的。

      前文已經說過,養老改革幾乎是涉及全國人民的大事,且因公平問題備受爭議,因此,養老改革必須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一是必須給繳費者參與改革的機會,不能讓不繳養老保險的人憑空捏造改革方案;二是必須敞開大門改革,要“開門決策”,不要“閉門造車”。記得有人說過,黨的群眾路線是革命的傳家寶,且全國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試問在養老改革中是否還有人記得群眾路線?養老改革是不是應該聽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啊,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文/張魁興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