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貴陽違建為何能與拆違對壘?
    貴陽違建為何能與拆違對壘?
    來源: 新京報 作者: 時間:2013-10-30 17:22

      拆違與建違的“拉鋸戰”,包含著智慧與狡黠、談判與糾纏等,誰強誰弱,實難定義。

      貴陽“拆遷學生軍”后續調查,傳遞了貴陽拆遷的威猛信息。報道說,觀山湖區5個月就組織了9次2000人以上的拆遷行動,最多的一次有4000人,別的區情況也類似。當地媒體對拆遷采用了直言不諱的描述,“雷霆”和“風暴”,可謂貼切傳神,為示風暴之正當,還表明那是在拆違。(10月29日《新京報》)

      拆遷是中性詞,雖然也令人懼怕,但還并不完全定性被拆者的非法;拆違則是因為它面對的是違,因而正義堂堂。拆遷可能還需要“有情操作”,拆起違來,則只能是摧枯拉朽,風雷大作。

      但以“種房”名之的違建,也確實是城市的普遍現象。在很多城市,哪里要開發了,就會突然“種”出成片房子來。建筑的價值在于使用,而“種房”的價值在于被拆除。報道說,這在貴陽極為普遍,以至于城管人員感慨,其他城市的建設主要矛盾是拆遷,而貴陽則是“拆違”。

      這就顯示出一種拆違與建違共舞的奇特景象。拆違是雷霆風暴,違建如雨后春筍,拆違的力度有多大,違建的反彈就有多強。這種情形,適合用“弱者的反抗”作解釋模型。它包含著智慧與狡黠、談判與糾纏、打擊與抗爭,誰強誰弱,實難定義。強勢者可能威風凜凜,也可能是外強中干;弱勢者可能真有冤抑,也可能巧借同情。官方用完了“各部門”,還不得不雇傭保安隊、學生軍,大概也是情非得已。

      據報道,有專家支招,“拆違”時引入公眾參與,以民主方式解決。這點也未著邊際。既是違建,原本就沒管你規劃如何,規劃再超前,項目總是一個一個來,項目來了就違建,你沒辦法。

      所謂“弱者的反抗”,作為應對強者的戰術,不在于雄強,而在于柔韌。對強者而言,有效辦法是碉堡戰術,步步為營。拆違如同碉堡推進,違建則如柔韌的抗擊,最后的結局當然是拆違壓倒了違建,但博弈中違建獲得了利益。

      “弱者的反抗”,可以解釋違建何以與拆遷搞“拉鋸戰”,但不足以解釋正經的建筑被拆遷,拆遷的補償金不足兌被拆遷的市值。違建或可獲得“拆遷補償”等,但違建不管多牛,都是建在土地上的,既然土地都隨時可以失去,違建收益又何足以與失去土地的損失相比?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