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浙江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3名醫生被患者連某某持刀捅傷,其中醫生王云杰經搶救無效身亡。29日,浙江省衛生廳副廳長馬偉杭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近日有關部門將下發保障醫療安全的相關文件,建立醫療場所的警鈴、監控、安檢和安保等必要防護措施。????
最近一段時間,傷醫事件連續發生,醫患矛盾成焦點話題。這個話題又仿佛定期出現。一直以來,“看病難、看病貴”的抱怨長久流行,醫療人員的憋屈也普遍存在,醫患矛盾持續累積,動輒演化為沖突。
無論什么原因,暴力都要被譴責,醫生的安全要保護。但把醫療機構全副武裝起來,是否就保護得了醫生?就解決得了醫患矛盾?
不光是醫療場所,很多場所和情況下,只要出現公共治安、突發事件,就以加強監控、安檢措施應對,人們對這種社會管理思路并不陌生。當幼兒園傷童事件頻發,幼兒園就開始增加保安,或者派駐警力。城管、小販沖突頻發,一些地方就為城管配備暴力工具,甚至安排警力配合城管執法。遍設安檢,這樣的社會絕非正常,也不讓人感覺到安全,不是科學、現代的管理現象。
不可否認,各種安保措施有合理的存在,有一定的預防、應急功能。譬如,現代社會的確很多場所需要嚴格的安檢,機場、地鐵、重要建筑等等就是如此。但醫療場所不是一個真正高風險的地方。很難想象,我們進入醫院,也會走一道安檢程序,這樣的醫院如何運轉?任何一般性的社會場合,如果動輒設立安檢程序,整個社會又還怎么運轉?
安檢輕易設立,甚至隨處普及,一定是渲染著眾情惶惶的社會氣氛。不必等待暴力沖突發生,只要隨處可見這些警鈴、監控、安檢甚至警力,就能讓人感到緊張、不安,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人與人之間隔離了起來,對立了起來。這種力量在主動提醒人們,彼此之間的交往,都要小心提防。
反思溫嶺殺醫案,一切的前提,是直面醫患關系,正視醫患矛盾,不掩飾,不回避。醫生的安全需要保護,患者的利益需要保障,暴力行為要得到處理。制度層面,科學有效的醫患溝通方式要建立,醫療事故鑒定與處理程序要健全,醫保制度要完善。我們并非否認醫療機構需要正當的安保力量,但安保力量不可能無限升級,醫療沖突發生,不可能一次次以升級安保力量來應對。不正視醫患矛盾的核心問題,不正視社會互信的本質問題,人們難以得到切實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