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孩子頻頻跳樓,該反思蒼白的教育
    孩子頻頻跳樓,該反思蒼白的教育
    來源: 海外網 作者: 時間:2013-11-07 08:39

      10月23日下午,北京定慧東里小區內,初中生小粽子放學回家后從17樓頂層縱身躍下,當場身亡。事發后,三十多個親人從山東泰安老家先后趕到北京,將孩子生前的照片張貼在校門口的光榮墻上、停車桿上、宣傳欄里。

      又一條生命戛然而止!前不久四川10歲男生小軍軍墜樓的消息,還未讓人緩過神來,走出悲傷,再聞悲劇,痛何如哉!不正視悲劇,就無法洗去不安;不深挖根源,就難以遏制悲劇重演。

      小粽子為何選擇跳樓結束生命?真相影影綽綽,但一個細節是,小粽子放學前,曾被老師罰站3個小時。而小軍軍之所以跳樓,與他“詩歌比賽中影響了班級成績,要么罰站一個小時,要么寫一千字檢討”有關。毫不客氣地說,小粽子和小軍軍都是被不人道的教育逼死的。

      但也毋須諱言,僅僅被批評、被罰站就走上絕路,就放棄自己珍貴的生命,未免太愚氓,也太孩子氣。小粽子和小軍軍確實是孩子,他們的抗挫能力為何這么弱?外來的風雨為何輕易將他們連根拔起?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孩子問題,而孩子的問題,往往與成人問題有關。與其責怪他們懵懂無知,不如反思我們的教育,無論學校還是家庭,對孩子都缺乏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

      早在1968年,就有美國學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幾十年來,生命教育在美國風生水起,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對孩子的生命教育也卓有成效。反觀我國,生命教育不僅起步較晚,而且華而不實,在應試教育的擠壓下,往往淪為點綴,有時完全廢弛。有學者提出,“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話雖如此,但在粗糲的現實中,這儼然已是奢望。

      為何一些學校和家庭忽略孩子的生命教育?說白了,被應試教育所裹挾。在相關老師和家長看來,成績這一俊,能遮百丑,為了成績,其他都可以刪刪減減,乃至取消。有業內人士辛辣地諷刺,中國教育的目標是“望子成龍”;標準是“成王敗寇”;方法是“死記硬背”;手段是“不斷施壓”,還美其名曰“壓力即動力”。至于孩子們是否真實,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樂,沒人去想。也許這有點夸大其詞,但在一些地方,孩子得不到尊重是事實,應試教育太跋扈也是事實。

      此外,還需批判體罰教育。無論小粽子被罰站3小時,還是小軍軍被迫接受要么罰站一個小時、要么寫一千字檢討,相關老師都已涉嫌體罰教育。而體罰教育備受詬病,無論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教師法都明確禁止,為何在現實中仍大行其道?老師體罰學生的出發點,也許無可厚非,但過于粗糙或粗暴,就會摧垮學生的自尊,甚至直接導致他們尋死。

      前不久,有一名六年級小學生稱,不希望“老師像園丁”這個比喻,“我希望老師像導游……而不像園丁,修剪掉我們不聽話的枝丫,最終讓我們長成了只會聽話的植物”。如果每一名老師都像導游,多充實孩子的內心,多豐盈他們的靈魂,他們還會尋死覓活嗎?我們給孩子什么樣的現在,孩子就給我們什么樣的未來;如果毀掉孩子的現在,他們就沒有未來。救救孩子!善待孩子!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