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養老金占工資比重連降9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引發各界對養老制度改革的進一步關注。有分析認為,在養老雙軌制還未并軌之時,機關事業單位不應推行職業年金,若推行則等于又增加了“福利”,造成二次不平衡。也有專家認為,為抵消地方養老雙軌制并軌的阻力,應推行職業年金制度。(11月4日人民網)
近年來,有關養老金雙軌制問題引發廣泛爭議,并軌的呼聲日漸高漲。時至今日,并軌尚未有實質性進展,“半路又殺出個職業年金”,確實令人始料未及。在這種情形下,所謂的專家又支出高招,為順利推進并軌,使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待遇不降低過多,讓各地對并軌不至過于反對,給并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增加職業年金這塊收入,將很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乍一看,這招數可謂是棋高一著、妙不可言,不失為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按照這樣的辦法,既順利推行了養老金并軌,又使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待遇不降低過多,豈不是兩全其美的絕好主意。然而,讓人疑惑和費解的是,推行職業年金制度與養老金并軌究竟有何關系?難道說不實行職業年金,雙軌制就不能并軌?
應該說,職業年金制度是一種補充的養老保障制度,是對職工工資的延期支付。其資金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個人繳納、單位自籌匯集組成。從本質上講,職業年金是一項匯集職工的福利制度。也正因為如此,猶如很多人擔心的那樣,在機關事業單位推行職業年薪,極有可能會成為新的福利,帶來二次不平衡。
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即使推行了職業年薪,養老金雙軌制并軌仍有可能舉步維艱,難以取得有效進展。畢竟,推行職業年金制度,與養老金并軌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特別是在目前,正值養老金并軌穩步推進之際,切不可拿職業年金當作養老金并軌的噱頭,讓職業年金沖淡了養老金并軌。倘若是這樣,豈不成了了畫虎不成反類犬,按下葫蘆浮起瓢?
不妨這樣看,養老金雙軌制并軌與實行職業年金制度無必然的聯系,不能人為地為抵消并軌阻力而尋求平衡,讓職業年金變了味。一言以蔽之,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雙軌制并軌,最根本的是要有改革的勇氣和氣魄,堅持公平和效率優先,穩步扎實地推進養老保障制度改革,這才是最迫切最要緊的。
文/王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