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號俑(修復后,資料照片)
9901陪葬坑全景(資料照片)
????原標題:秦始皇帝陵考古又有重大發現
????記者日前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2011年以來,為配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901陪葬坑展廳的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組隊,對其進行了整體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880平方米,共清理出晚期墓葬15座、擾坑9座,出土銅器10多件、長方體鉛磚10多塊、鐵器5件、錫器1件、石器3件、橢圓體石頭3塊、正方體石塊2件、陶俑近30件、陶器殘片若干件。其中2號過洞出土的青銅鼎、球形青銅器、橢圓體的石頭、正方體的石塊、長方體鉛磚以及3號過洞出土的陶俑最為重要。
99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陵園的東南角,介于東內外城墻之間,到秦始皇主陵的直線距離約300米。該坑為坑道式地下土木結構建筑,發掘的土結構保存較完好,但木結構由于焚燒、倒塌等原因保存較差。
????據悉,秦始皇帝陵9901陪葬坑最早發現于1999年3月,當年5月進行了試掘,試掘區位于坑主體的中部,面積72平方米。2002年又進行了第二次試掘,試掘區位于1號過洞的東端,面積約20平方米。
9901陪葬坑平面呈東西向長條形,主體部分略向北凸出,方向91.5度。陪葬坑主體部分東西長40.2米,加上東西兩門道總長80.8米,南北寬12.8~16.7米,距現地表深4.6米。陪葬坑主體部分面積620.47平方米,西門道面積188.83平方米,東門道面積91.63平方米。
????據有關專家介紹,9901陪葬坑的全面發掘是一次田野考古發掘與現場文物保護的全新嘗試,為以后的田野發掘文物保護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案例。前兩次對9901陪葬坑的發掘,對坑的內涵和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這次的發掘和修復,確認了該坑的平面形制、組成部分以及建筑結構。這次對該坑進行全面發掘,發現一些新的建筑結構和形制,如西斜坡門道中的滲坑,為研究陪葬坑修建過程中解決突然降雨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材料,也是秦陵陪葬坑發掘中的第一次發現,意義重大。
????這次利用新的考古發掘理念發現,9901陪葬坑與陵園建設、使用和破壞基本上是同步的,但也有更細分的時間段。而這個細分的時間段,為進一步研究秦始皇陵的陪葬布局、喪葬儀俗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次發掘出土的陶俑通體涂有彩繪,上身的彩繪保存較好,但顏色偏黃。通過觀察彩繪,均可觀察出彩繪涂刷的方向與紋路,這批陶俑首次揭示了秦代陶俑新的類制和秦代豐富多彩的雜技藝術及神秘的宮廷娛樂文化。今年6月10日,9901陪葬坑出土的這批珍貴文物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進行展出,其中首次與觀眾見面的3號泡釘俑、4號百戲俑、球形青銅器等引起游客的極大興趣。
?
相關鏈接:
葉家山考古驚現青銅雙面人頭像(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