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鎮濱海村,曬在村道旁的大拇指般大的魚干,散發著一股股海腥味,村道盡頭的嶺頭碼頭,一艘艘木制漁船錯落地漂浮著。這是一座歷經強風暴雨洗禮后的漁村。
站在碼頭上,皮膚黝黑的鶯歌海鎮鶯三社區漁民陳帝國一臉沮喪。“我的船都沉了,這可是花了11萬元剛打造的,家里3個孩子上大學都得靠它,船上近4萬元的漁網也全都掉在海里了。”強臺風“海燕”來襲,陳帝國和村里的50多戶漁民開著自家的漁船前來嶺頭港避風。
“這風太大了,而且來得突然,漁船還沒來得及做好固定就不得不撤離人員。”由于擔心自己船體的安全,陳帝國和村里的漁民兄弟都不愿回家,暫留在嶺頭港附近的邊防派出所守著船只。10日下午,陳帝國的漁船還是不幸被風浪擊沉。在整個嶺頭港,35艘漁船都遭遇了沉沒的命運。
看著維系全家人生活的漁船漸漸地沉沒在水面之下,“沖出去,救船”,成為漁民的本能。基于人員安全的考慮,鎮里、村里的干部們還是將他們勸住。
“救船,等風過了,我們一起!”濱海村村支書俞書建的一句吶喊,拽回了漁民兄弟向前沖的步伐。
12日的嶺頭港,天空湛藍如洗,艷陽的光輝灑滿海面,海上民兵連和熱心的漁民又再次向海里進發。
“11日從凌晨5時開始打撈,已經成功撈起28艘,剩下的7艘我們繼續加緊打撈,好讓漁民兄弟早日恢復生產。”雖然工作卓有成效,但俞書建的眉頭依然緊鎖。“剩下的這7艘船,大多都是在風中被其他船體相互擠壓沉沒的,大多受損嚴重。”
其實,打撈這7艘船的難度,也備讓俞書建頭疼。
“沉船的具體方位還沒摸清,需要人下潛確定沉船船頭、船尾的位置,但是船上的漁網都散落在海里,人員下水容易被漁網纏住,風險極大。”俞書建說。
上午10時50分,水性好的漁民蔡邦東自告奮勇下水了。在巧妙避開漁網的同時,左踩踩、右摸摸,漸漸地確定了沉船的具體方位。
在岸上等待消息的漁民們,心都揪著。“他家的船沒沉,但還是提出來幫我們。”漁民崔光漢說。
“現在鎮里正幫忙從三亞等地調些人員和救援設備來,等12日退潮后,先把船里的水抽干,再想辦法把船翻起,從海里拖到岸邊,方便漁民修補。”俞書建開始和身邊的漁民一起計算退潮時間,安排沉船打撈。
“船修好后,我們會再出海捕魚,爭取挽回損失。”聽到一陣鳴笛聲,陳帝國抬頭看著“嘟嘟嘟”起航出海的漁船,目光久久不愿離開。
?
?
相關鏈接
一場臺風暴露菲律賓最缺什么
臺風“海燕”致菲律賓1833人死亡
菲總統稱臺風死亡人數或低于最初料想 約2500人
三亞一未經審批25米高廣告牌遭臺風刮倒 險砸中加油站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