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大學將大學漢語改為選修課,引發爭議。昨日,該校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這是該校2013級本科生培養方案中的一環,并輔以系統配套改革,“并不等于弱化母語教育。”
“大學漢語課改是為了強化母語教育”
針對此次課改,有人質疑“是否會弱化母語教育”。“母語教育不只是大學語文,將大學漢語轉為選修課,并不等于弱化母語教育。”昨日,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處長洪大用回應稱,調研顯示,大學漢語課程存在定位不清晰、師資不均衡等缺陷。
洪大用表示,對大學漢語進行課改,是為了強化大學母語教育,且以加強能力、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為主要目的。
洪大用稱,大學漢語課改是該校本科人才培養路線圖的內容之一,其實,還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因為母語教育不只是一門課程能夠承擔的。”學校已初步確定,將改革后的大學漢語課納入通識教育大講堂課程群,由一門課變為幾門課。
校方要求學生至少閱讀20本課外經典
自2009年起,人大已開設37門通識教育大講堂選修課,規定學生必須修夠其中4個學分,而為了加強母語教育,人大還開設51門原著原典選讀課程群,包括《詩經》、《紅樓夢》、《道德經》等,要求學生選修其中2個學分。
然而,大學漢語只是其中一部分,如學生不選修,如何保證其母語能力?
洪大用稱,校方已要求全校學生必須在課外閱讀至少20本文化經典,并建設分類指導的基礎技能強化類課程,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技能。
此外,人大還將組織閻連科、劉震云等文學院作家群開設“作家談寫作”系列公開講座,并建設“大學生寫作指導中心”,由專業老師開展個性化寫作指導。
背景
課改涉及多門必修課
洪大用介紹,2013級本科生培養方案中的必修課課改,不僅涉及大學漢語,還包括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
其中,大學英語將有2個學分的口語教學,以達到強化口語交流的目的,而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在保持原學分的基礎上,重視課內、課外教學相結合,以強化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能力。此外,校方還將必修課計算機基礎與應用的學分,由6個降為4個。
?
?
?
相關鏈接
人大校內開設俄式西餐廳 網友贊高貴大氣上檔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