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備受輿論關注的甘肅張家川“初中生發帖被拘”事件,在即將歸于平靜之際再起波瀾:日前,正在上早自習的“鼠標少年”楊某被校領導告知,他被退學了。面對家長詢問,校方的理由是“學校受到各級部門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不能讓楊某繼續在該校就讀”。(11月18日《新京報》)
當初警方拘留這個孩子的時候,學校和教育部門沒有說話;如今,孩子被釋放了,繼續走向尋找公正的路上,學校和教育部門不說話也算了,竟然野蠻地將學生驅逐出課堂。令人不禁質疑:如此教育,是否匹配文明,如何承載未來?
學校聲稱,讓孩子退學,是因為無法承受各級部門和社會輿論的壓力。可是,讓孩子平等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是法定的,學校應該無條件保障呀。如今,這種無條件的權利保障堡壘,被“各級壓力”給輕松瓦解了。這起退學風波,制造的是法治的顏面掃地,以及權利的支離破碎。
學校既然提到迫于“各級部門”壓力,那么是否可以理解成,讓學生退學不過是為了屈從權力而制造的權利獻祭。不顧學生權利,只在乎“各級部門”,行政化思維的作用下,讓“鼠標少年”退學的學校,已然不再是純粹的教育機構,而是成為權力機器上的零件。
慶幸的是,這起退學風波被甘肅省教育廳所重視,強調“接受義務教育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和責任,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并表示如果退學屬實,肯定要讓他正常上學。保障學生受教育權利,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這才是學校的職能所在。而屈從“各級部門”壓力,野蠻剝奪學生上學的權利,則是對法律的僭越,亦是文明之恥。
拘捕少年、涉嫌刑訊逼供,已經多次傷及“鼠標少年”權益,而此番讓孩子退學,則是對權益的再度傷害。難道,當地“各級部門”,非得將一個孩子逼上“維權專業戶”的道路嗎?放過孩子吧!不斷給孩子制造傷害的人們,你們到底在害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