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噴涂“嚴禁私用”不如減少公車
    噴涂“嚴禁私用”不如減少公車
    來源: 新京報 作者:鐘倩 時間:2013-11-22 08:33

      據報道,日前,認證為“麗江市永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的網友@邊屯麗影在微博上發布一組照片,顯示當地一般公務用車在左后輪上方噴涂“永勝縣公務車”,在右后輪上方噴涂“嚴禁公車私用”和監督電話號碼。該做法引起廣泛關注。(11月21日新華網)

      從圖片上看,公車上噴涂的黃色標記很顯眼,且噴涂部位選擇在車身后部,以防故意遮擋,如此“記號”可謂用心良苦。但是,這樣便能遏制住車輪上的腐敗嗎?恐怕難。揆諸輿論,也對此不怎么“感冒”。

      不可否認,噴涂標識和電話,確實能為群眾監督提供方便,但這終究治標不治本,正如網友所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安裝上GPS,他拔掉電源線便能順利逃脫;你噴涂標識和電話,他會將腐敗轉移到地下……

      可見,治理公車腐敗當摒棄頭痛醫頭思路,要深入病灶,才能“刮骨療毒”。實質上,拓展監督廣度,是針對公車使用的程序性制約;而嚴控公車數量,才是促使公車使用規范化的根本。與其限于噴涂“嚴禁公車私用”式的淺表化治理,不如考慮逐步減少公車。減少公車是大勢所趨,也是治理腐敗的關鍵。

      近年來,針對公車浪費,多地開出了不少藥方,如建立公車定點停放、派車登記、推行公車運行費、GPS定位、遙控斷油斷電等,不能說,這對遏制公車浪費沒有作用。

      但要看到,一些地方動輒大張旗鼓宣傳的公車監督新政,卻并未涉及根本,甚至是回避“減少公車配置”的核心命題。在公眾看來,這些陷入技術依賴的所謂“改革”,只是小修小補,空有改革“花架子”,卻無動筋骨的決心,它離預期也差之甚遠。

      說到底,要給車輪腐敗真正戴上“緊箍咒”,就該從治本上減少公車,并完善預算制度著手,這也理應成公車治理的大方向。噴涂標識和電話,也只是隔靴搔癢,短時間或許管用,但一陣風刮過,其邊際效用降低,公車腐敗或許“濤聲依舊”,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