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5日消息(見習記者 王媛)《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推進有條件的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或社會組織。對于此前輿論高度關切的高校行政化而言,“去行政化”的提出,應該是一次積極的回應。循此路徑,困擾中國高等教育、醫療機構發展的行政化癥結,有望得以破解。
高校去行政化 回歸教育本位
“去行政化”的提出,是對輿論關切的積極回應。海南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葉少雄表示,他非常贊同此次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去行政化”的決定,“學校實行行政模式必然會產生諸多弊端,而‘去行政化’有利于高校學術的發展。”
中國高校常被以行政級別來劃分,有“副部級大學”、“正廳級大學”、“處級大學”。與此相關,高校里也隨處可見處、委、辦、科等部門,其主管人員也都有相應的行政級別。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廳局級,專科高校是副廳局級。這致使我國高校行政人員數量非常龐大,有些高校教師與行政后勤人員的比例離譜到1:2以上。
“現在的老師教學任務很重,常常要加班熬夜備課、給學生批作文改試卷,工作強度決不比一些為官者小,但收入、福利卻沒有比他年輕許多的處長高,這就導致出現教師爭著當官的現象。教師爭著當官,好的資源都流失了,誰來搞教育?”。葉書記對學校官本位思想表示擔憂,如果行政級別成了從業者的追求,人浮于事,將大大降低了這些機構的工作效率。“所以,我支持學校取消行政級別,增強高校辦學自主權,讓學校里有官本位思想的人騰出心思來,踏實做教育,認真搞學術,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有希望。”
醫院去行政化 醫務人員價值得以體現
公立醫院的管理一直以來被置于行政體制內,院長按照相應級別,被納入行政序列。比如,某些市屬醫院此前的行政級別應為正處級,中央單位醫院則行政級別為正局級或副局級等等。
醫院“行政化”管理的同時帶來經營、用人等方面的僵化問題。一名海南省人民醫院高層人士表示,作為事業單位的公立醫院,實際上在用人機制、薪金分配、經營管理等方面,都不具備完全獨立的資格。在用人方面,人事編制要靠政府控制,按照編制人數由財政撥“人頭費”。這意味著有編制就是鐵飯碗,缺編則難以補充,醫院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醫務人員勞務價值難以體現。
《決定》提出“建立科學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和適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人事薪酬制度”的問題,公立醫院改革要回歸公益性,取消以藥補醫,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需要建立合理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要體現醫務人員的行業特點和勞務價值。
海南大學徐教授認為:“醫院取消行政級別,醫生對醫院的依附關系也將隨之解除,形成了流動性更強的醫藥市場,醫務人員價值得以體現,老百姓看不起病、掛不到號的情況也能得到緩解。”
?
相關鏈接:
去行政化不能滑向企業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