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四環一個小院內竟然藏有20多間違章建筑,居住了將近300人。經過2年多的整改,這個安全隱患消除了。
大院違章建20多間房
2011年6月2日,有市民向12350安全生產熱線舉報稱,海淀區暫安處路某小院內存在違章建筑20多間,居住300多人,并存在多項安全隱患。被舉報的違章建筑屬于北京市華源裝飾建材供應站使用管理,位于海淀區北四環和城鐵13號線交叉口的東北角。華源供應站原隸屬于海投中心,出租房屋建筑面積為1401.22平方米,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
此前,記者隨市安監局執法人員在這個大院發現,院內搭建有許多臨時板房,使得過道特別窄小,如果兩輛三輪車對面過來就無法同行。此外,由于板房是臨時搭建的,房子周圍電線隨意連接,有的也沒有固定,在大風中與板房房檐摩擦,存在安全隱患。
2年時間完成違章建筑清理
執法人員調查發現,這個大院的情況比較復雜。華源供應站將該處房屋承包給其職工王先生(化名),王先生又轉租給商戶和個人,涉及300余人,且租賃合同未到期,當時無法立即清理人員和拆除違建,只能采用“步步推進”的方式消除隱患,需先由王先生逐一解除與租戶的合同,再由海投中心解除與王先生的房屋租賃合同,從而全面清理私自搭建的違章建筑,繼而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該小院內人員、財產安全。
去年1月11日上午,市安全監管局會同海淀區安全監管局、海投中心就該事項進行了現場復查復核,被舉報單位安全隱患基本消除。截至今年6月25日,華源供應站共投入200多萬,作為違約金以及安置費,由承包人王先生與租戶提前終止合同,清理出流動人口300余人。今年10月12日下午,市安監局對2011年6月群眾舉報“海淀區暫安處路違章建筑存在安全隱患”的事項進行了現場回訪發現,非法違法建設已全部清除。
本市六成事故因“三違”
近年來,違法建設,違法經營、違法生產引發的傷亡事故占到全市60%以上,對城市運營安全造成很大危害,成為影響首都安全發展的一顆“毒瘤”。本月19日晚,朝陽區小武基村三村一庫房發生火災,造成12人死亡、4人受傷。這是繼2011年“4.25”重大火災事故后,本市又一起發生在違法建筑內的重大事故。
為鏟除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這一城市頑疾,北京日前決定自本月起至2014年9月,在全市集中組織開展城鄉結合部地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重點對各類商品批零市場,工業大院,“五小企業”,“六小場所”,“多合一”生產經營場所開展整治,堅決達到“查處一批、取締一批、關停一批、行政問責一批”的整治目的。
本報記者 賈中山
?
?
相關鏈接
南寧“樓薄薄”查明系違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