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季建業的“鼻毛”咋就成了“老虎屁股”?季建業的“鼻毛”咋就成了“老虎屁股”?
來源: 紅網 作者:祖長云 時間:2013-12-03 09:30
2011年初,季建業在見諸報端、電視節目的照片和影像里,鼻子底下總是“黑乎乎”的。邱后來發現,這是很多沒有修剪的鼻毛“髭出來了”,一次,受到臺灣政客修飾儀表的啟發,“我買了一把鼻毛剪送給季建業。當時季大咧咧地說‘我不需要這東西’”,但隨后沒幾天,邱寧發現市長再出席場合的時候,鼻下干凈了。(12月2日新華網)
隨著季建業的落馬,一系列關于其貪污腐敗、做派官僚的行為被揭發出來,就連季建業的“鼻毛”,都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著實令人驚訝。而驚訝背后,正是干部官員個人權力過大、權力過分集中的體現。
自古以來,“一把手”的權力總是讓人望而生畏的。英國的阿克頓爵士有句名言:“一切權力都要導致腐敗,而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地腐敗。”可見,有權力的人才有貪污腐敗,權力越大的人越能貪污腐敗,沒有權力的人是談不上貪污腐敗的。季建業的小小“鼻毛”體現了季建業身邊政治生態的一個側影,完美詮釋了黨政一把手往往能一手遮天的情形。連一根小小的鼻毛都沒人敢說,更別提有人來對權力進行制衡了。
不可否認,我國目前的確存在部分官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權利的集中和過大滋生著貪污腐敗,對于像季建業這樣的“一把手”來說,如果能夠分散他們的權力,把一個人的權力變為十個人的權力,使單獨的一個人沒有辦法通過自己的權力來為自己或他人謀求利益,那么想必個別官員的“官僚做派”也會“低調”許多,“腐敗”也會少許多。
十八大后,我國頻出“新招”遏制“腐敗”,“老虎”、“蒼蠅”都不放過,取得了一定成績;然而我們也該看到,在“反腐”這條路上,我們還任重道遠。分散權力,是“反腐”路上一記有力的助推器,希望能通過此舉,讓“鼻毛”不在“老虎屁股-摸不得”。
(編輯:李琳)